第三十二章 高力士
一
高力士给晁衡的信。
晁衡大人,不知您身体康泰否?高力士我已经七十九岁了。
此刻,我正在朗州写这封信。
从黔中返回长安途中,我在此地病倒了。如今全身几乎动弹不得。混身关节疼痛,头部仿佛重锤敲打。心跳急促,喘出的全是热气。
自今上登基、皇上退位为太上皇以来,我诸事不顺,又遭今上宠信李辅国谋害,一年前被流放到黔中。往昔我对他人所做的一切,终于也落到自己身上了,本想就此认命终老,人在异地,我却无时无刻不思念起京城里的日子。(译注:此处以下因叙事时空变化,分别以“皇上”、“太上皇”、“玄宗皇帝”、“玄宗太上皇”代表唐玄宗。而以“今上”代表继位的唐肃宗。)
与玄宗太上皇共度的朝夕——
由于安禄山之乱而一起走避蜀地,那是何时的事啊?
天宝十五年,说来不过是六年前的事,如今回想,却仿佛是遥不可及的往事了。
想起马嵬驿那场改变我们一生命运的叛乱,对今时的我而言,也变得难以忘怀了。
晁衡大人。
我会写这样的信给您,实在是因为到了今天,能说这种事的对象只剩下您一人了。
如果可能,我真的很想去到您面前,好好地絮叨一些垂死老人的话,只是,多病之身力有未逮啊。
哎——
真的,真的岁月匆匆,过去太久了。
这段岁月,我与太上皇一起度过。
此前长达一年半的日子无法与太上皇相见,这还是第一次。迄今的每一日夜,您可知道我是如何思念太上皇而好不容易活下来的啊。
回首前尘,最先向太上皇禀告贵妃之事的人,可不就是我吗。就连最后将贵妃——哎,如今回想,或许当中还有我的嫉妒心在作祟。我大概一直都嫉妒着贵妃吧。
如今我能这样向您表明心迹,无非因为许多事情已成为过往云烟。
呜呼,太上皇也已不在人世了。
仅仅三天之前,我方才得知太上皇死讯。
是一名自长安来的流人告诉我的。(译注:流人指因犯罪而被流放之人。)
得知死讯时,我气力尽失而病倒此地。
此刻这样孤坐青灯案前,也非常吃力。
最后能否写完这封信,我完全无法确定,但只要气力尚存,我还会继续写下去。
我与太上皇相识,是在十来岁之时。
当时,太上皇与我风华正茂,浑身是劲,而他能否登上大位也尚在未定之天。
无论任何男女,也不可能像我与太上皇那般心念深系吧。
在某种意义上,我们之间的亲密关系,更甚于贵妃与太上皇。
这点,想必您应该很清楚才对吧。
二
皇上登基称帝,是在我二十九岁那一年。
太极元年(七一二年)七月,睿宗皇帝决意让位太子殿下,宣告将引退为太上皇。
如此,年号也由太极改为延和。八月太子登基,成为玄宗皇帝。
时年二十八岁。
不过,即使已当上皇帝,却也不能大意。因为太平公主与宰相窦怀贞一伙仍握有莫大权力。
果然,翌年,也就是先天二年(七一三年),太平公主与亲信共议谋反。
七月四日,他们阴谋在宫里杀害皇上。不过,我们与皇上早就在等这天来临。事前我们已接获情报,于是将计就计,在七月三日谋反前夕,先调派三百余名官兵攻入殿中,逮捕参与造反的所有主谋,并杀掉了他们。
太平公主虽然一时逃脱,隐身寺院,却依然为我们所寻获,最后被赐死。
此时,皇上,也就是玄宗皇帝新政时代才算真正来临。
此后发生的事,您应当知之甚详。
因为四年之后,晁衡大人您已来到长安,皇上如何治理朝政,您都亲眼看到了吧。
不过,还有几件事情您并不明了。
今晚就是想告诉您这些事,才点起烛火,提笔写下了这封信。
三
武惠妃亡故时,是在开元二十五年(七三七年)十二月,皇上正值五十三岁。
皇上如何怜爱武惠妃,您也有所了解。因此,皇上的哀伤逾恒,尽管后宫佳丽无数,也难以抚平皇上的哀痛。
某日,皇上开口对我说:
“什么女人都好,这世上真有可以填补我内心空虚的女人吗——”
这是真心话吗?即使是真心话,当时也掺杂几许戏言吧。
时间一到,再多哀伤也将会痊愈,我和皇上都深谙此理。即使是真心话,如果知道事情会演变至此,皇上大概也不致脱口说出那番话了。
“若有那样的女人,就算是谁的妃子也无妨,有人能带到我面前吗?我会任其所需地给予奖赏——”
在场闻言的臣子莫不当真,开始四处寻找可以抚慰天子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