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名人,事是大事
年年难过年年过
1987年,春节晚会成功了!
1988年,春节晚会又成功了!
1989年,春节晚会同样也成功了!
简而言之,从1987年开始,直到现在,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再也没有出现过像1985年那样的大的失误,可以说是年年成功;不过,也再没有出现过像1984年或者1986年那样的大的轰动,在这个意义上又可以说是年年都不那么成功,仅仅是没有失败而已。
用电视台一位领导的话,叫作——
“年年都及格,能过关,出不了大彩,也塌不了大台。”
若借一副对联来形容,正所谓——
“年年难过年年过,事事无成事事成。”
为什么年年成功?
——总结了经验,吸取了教训,摸清了问题,找到了办法,熟悉了情况,掌握了规律,由必然王国进入了自由王国……
为什么年年又都不那么成功?
——我觉得,可能因为大家对春节晚会都习以为常了。
观众反正是习以为常了。
每个大年三十都必定有一台热闹、红火的晚会,歌星、笑星济济一堂,不看节目,光看模样就够喜兴的,好歹是个节日气氛呗!电视机就那么开头,喝酒,吃饭,聊天,打牌,该干什么干什么,遇到喜欢的明星、爱看的节目也多少看几眼,两不耽误嘛!
也曾有人在报上撰文建议取消春节晚会,遭到绝大多数观众的反对,倒不是大家对春节晚会有多么偏爱、有多么舍不得,只是因为吃年饭、放鞭炮、看晚会已经成了春节这个传统节日的传统内容,有了它倒不觉得什么,猛不丁地去了它还真有点儿空荡荡的……唉,甭管怎么着,有总比没有强呗!
前几年春节晚会一播出,没有人动员,不用谁号召,大量的观众来信就涌进了中央电视台,不管是表扬、是感谢、是建议、是批评,都体现了观众对晚会的热情关注,这种热情可是千金难买啊!
这几年搞起了“我最喜爱的晚会节目”有奖评选,选票是现成的,在上边打个勾就行,也受不了多大累,而且还有奖——就这样每年收回的选票还越来越少,这反映了观众对晚会的一种冷漠,最可怕的就是冷漠啊!
演员反正是习以为常了。
上过多次晚会的明星们过了国庆就开始准备节目,过了元旦就开始集中排练,他们无须再通过晚会来“出名”,但必须通过晚会来“保名”,他们参加晚会已不再是“新闻”,但如果不参加晚会却会引发出无数“新闻”——陈佩斯有一年因为在外地赶拍电影没有参加春节晚会,竟接到观众的询问信件数百封,有关他的种种传言也不胫而走!
明星们对参加晚会好像失去了往日的激情,演出的节目只要不“伤腕儿”(破坏名声)就谢天谢地了,很少看到过去那种为了一句台词跟导演争得面红耳赤的情景,也很少听说谁再为了一个音符半夜三更地去敲作曲家的门了。
晚会一结束,大家都松了一口气,急急忙忙找车回家,争取能跟家人团聚一会儿。孩子多半早睡了,妻子可能还伴着鞭炮声在家苦等,两人亲亲热热地商量着节日期间的日程安排:初一有演出,初二探朋友,初三是先去你妈家还是先去我爸家,初四是先看你二舅还是先看我三姨……只是很少有人再像过去那样一到家就心急火燎地四处挂电话,再三再四地征询别人对自己当晚演出的意见了。
至于那些还没有上过晚会的新星们,仍然在千方百计地争取一次参加晚会的机会,打电话,递条子,求同行介绍,找导演自荐……不过他们的积极性也远没有前几年那么高涨——前几年的晚会的确可以使许多新星一炮打响、一夜走红、一举成名,如今的晚会早已失去那种轰动效应了。
春节晚会的导演和剧组反正是习以为常了。
整个晚会由谁来设计,谁来撰稿,谁来作词,谁来谱曲,谁写相声,谁编小品,大致都心中有数,甚至早已约定俗成:“撰稿找阎肃吧!要不韩伟……开头的歌曲联唱找温中甲,电话号码我这儿有……你让梁左后天来,谈姜昆的相声……石林的小品怎么样了,听说他今年弄的这块活儿还行……回头再给那谁打个电话……”
至于晚会该找哪些歌星,哪些笑星,哪些新星,哪些旧星,哪些中国星,哪些外国星,也都大致摸索出了一定的经验。这还真不能怪他们墨守成规,就以小品为例,假如不找陈佩斯朱时茂,不找黄宏宋丹丹,不找赵丽蓉,不找赵本山……那观众能答应吗?那整个晚会还不是自己找“砸”呢吗?
还有晚会的开头结尾,节目顺序,前后衔接,中间过渡,何处高潮,何处起伏,何处出彩,何处动情,多年来也都摸出了规律,大致是错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