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恋之必要
为了爱,失恋是必要的;为了光明,黑暗是必要的。
这些年来,我时常思考到爱与恨的问题,因此收到你的来信感到特别心惊,你说到连续谈了三场恋爱,被三个不同的男人抛弃,感受到每一次谈恋爱的感觉愈来愈淡薄,每一次被抛弃则愈来愈恨。
第一次失恋,你的感受是:真恨!真想报复他!
第二次,你更进一步谈到:我一定要想办法报复!
第三次的时候,你的心喷出这样的火焰:我要杀死他!
读了你的信,使我在夜暗的庭院中再三徘徊,抬头看着远天的星星,月光如洗,呀!这世界原是这样的美好,为什么人的心中要充满恨意来生活呢?由于怀恨,我们的心眼昏眠,就看不见世间一切的好,自然也看不到自己在这里面的角色了。
我们时常谈到爱恨,但很少人去深思爱恨的问题,我现在用佛经的观点来看看爱恨,在南传的法句经里,把爱分成四个转变,也就是四个层次:
一、亲爱——对他人的友情。
二、欲乐——对某一特定对象的爱情。
三、爱欲——建立于性关系的情爱。
四、渴爱——因过分执著以至于痴病的爱情。
这四个层次逐渐加深,也就逐渐产生了苦恼,因此经上说了一首偈:
从爱生忧患,从爱生怖畏; 离爱无忧患,何处有怖畏?
苦恼生出恐惧,恐惧生出悲哀,悲哀再转为嗔恨,其实如果往前追溯,爱与恨是同一根源,好像手心与手背一样,所以佛陀说:“爱可生爱,亦可生恨;恨能生恨,亦能生爱。”
什么是恨呢?经典里把忿恨连在一起,说它们是五种障道的力量,也是十种小随烦恼的两种:忿,恨之意,对有情、非情产生愤怒之心。恨,于忿所缘之事,数数寻思,结怨不舍。五种障道之力是欺、怠、嗔、恨、怨,欺能障信,怠能障进,嗔能障念,恨能障定,怨能障慧。
那么,像忿、恨、恼、嫉、害则是以嗔为体,嗔与贪、痴合称为“三毒”,贪与痴加起来产生嗔,所以嗔是心的最大障碍,在《大智度论》里说:“嗔恚其咎最深,三毒之中,无重此者;九十八使中,此为最坚;诸心病中,第一难治。”
好了,现在我们知道爱欲与嗔恨的本质是相通的,我们可以来思考一些有趣的问题,一是爱虽然会转为恨,却不一定会转为恨,也可以说,失恋会使一些人意志消沉、忿恨难平,却也能使另外一些人更懂得去爱,开发更广大的胸怀,不幸的,你是属于前者。二是爱恨虽能束缚我们,它只是心的感受,犹如波浪之于大海,其中并没有实体,是缘起缘灭罢了,可叹的是,大部分人不能随缘,反而缘起即住,爱的时候陷溺在爱里,恨的时候沉沦于恨中。
一般人在爱恨的时候很少有检验的精神,很少反观这情绪的变化,因此就难以革新与创发。久而久之,爱恨遂成为一种模式。
“由爱生恨”是最固定的模式,我们从小就被教育了这种模式,我们在电视、小说、电影里学习到这种模式,在亲戚朋友身上感染这种模式,反映到真实生活里,我们在爱情失败时,随之而起的便是恨,没有一个例外,我把这种叫做“模式反应”,那有点像蚊子从我们眼前飞过,它不一定会伤害我们,但我们会下意识地举手去扑杀它一样。
如果不是“模式反应”,为什么千百万人失去爱的时候都反射出恨呢?那是不是人性的真实呢?我有一个朋友说过,欧洲人与美国人失恋,所带来的恨意就比中国人或日本人淡薄得多,大部分西方人在失恋、离婚之后都能与从前的伴侣做朋友,那是他们的模式反应,没有像我们一样。
为什么我要和大部分人一样,失恋就憎恨呢?可不可以做一个卓然的人,失恋也不恨呢?
失恋的恨,那是由于两个原因,一是认为失恋是坏事,二是我们沉沦于过去的觉受。
我曾经在笔记上写了两句话:“为了爱,失恋是必要的;为了光明,黑暗是必要的。”
那就好像,如果我们不饥饿,就无法真正享受食物;如果我们不生病,就不知道健康的可贵;如果我们不年老,青春对我们就没有意义;如果我们要种莲花,没有烂泥巴是不行的……
失恋不是坏事,春天过了就是夏天,秋天过了就是冬天,这是必然的过程。我们热爱春秋,但并不能阻挡炎热与寒冷的来临;我们热爱莲花、玫瑰、金盏花、紫丁香,但我们不能使它不凋零。
我们不喜欢凋零,然而,凋零是一种必然。
过去不能让它过去,未来不愿等待未来是人生最大的悲剧,其实,再怎么好的恋爱,每天都是不同的,我们甚至无法维持对一个人的爱,从早上到晚上都保有同一品质。也就是说,再好的爱都会失去,会成为过去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