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博·普里斯特利 《最后审判日之人》[1]

这部作品的前几章是对大名鼎鼎的斯蒂文森拙劣的模仿(斯氏著有《自杀俱乐部》和《胡安·尼科尔森的厄运》);后几章则是受到无所不能的、可以宣判生死的好莱坞的影响。前三章揭示了三个不同的秘密,一个发生在法国南部,一个发生在伦敦,还有一个发生在加利福尼亚。第四章讲述的是,这三个秘密是一个核心秘密的不同侧面。为了揭示核心秘密,就需要阅读后六章。用世俗的观点来看,小说没有什么出人意料之处。情节的发展有着太多“具有神力”的巧合。任何一个文学家都可以同样公允地指责这部小说令人失望地缺乏出人意料之处。作品不乏“惊奇”,但所有的惊奇都能预见。更糟糕的是,这些惊奇编得相当蹩脚。对于习惯或硬着头皮阅读这类作品的人来说,真正令人称奇的是,惊奇从未发生……我前面提到好莱坞。这是有用意的。《最后审判日之人》表明了约翰·博因顿·普里斯特利对那座追名逐利之城的向往。女英雄安德烈娅·马科·迈克尔分明就是罗萨琳德·拉塞尔,乔治·胡克就是加里·库珀,马尔科姆是莱斯利·霍华德。电影的特征俯拾即是。小说中的坏人比好人更有趣,但作者对此毫不知情,或故作不知。作者杜撰出一个帮派,叫最后审判会。这个帮派不传教,却纠缠于一连串的爱情之中。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一位小姐居然能比异教创始人更让帮派感兴趣。

我重读上面这些文字时,并不觉得自己有失公允。尽管如此,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是,小说生动活泼,引人入胜。读完六七页后,读者可能并不看好这部作品,却会爱不释手。

我想简单地抄录下第六章中的一段:“这是一个光芒四射、但前晚的寒冷犹存的早晨,如同新匕首般清洁、光亮。大漠像是刚刚形成,一切都显得那么遥远。空气好像比泥土还要清新,没有重量,也没有年纪,任何事都未曾发生过。历史还没有将人类的躁动所产生的流言蜚语注入其中。受爱情所展示的伟大前景驱使,马尔科姆感到自己消失在粗犷的黄色大漠和友好、魔术般的空气之中。”

徐少军 王小方 译


[1]此篇及下篇初刊于1938年9月16日《家庭》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