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夫的利川:唱响尘世的挽歌
采写/记者 武云溥
摄影/记者 杨杰
2010年05月14日
来源:新京报
给自己取名“野夫”的人其实有好几个,你即将读到的故事来自作家野夫。他曾经写诗,是上世纪80年代湖北最早的诗歌社团发起人;他也写小说和剧本,电视剧《父亲的战争》就出自野夫的手笔;他最擅长的是散文,作品却一直花开墙外,并斩获2009年“当代汉语贡献奖”。近日,野夫的散文集《尘世·挽歌》出版。本报记者专访野夫,听他讲述那些苦难的往事、悠远的乡愁。
野夫
本名郑世平,作家、编剧、出版人。1962年生于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县,1978年考入湖北民族学院中文系,1982年组织成立鄂西第一个诗歌社团“剥枣诗社”,1985年担任湖北青年诗歌学会常务理事。1986年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组建“后现代诗人沙龙”。毕业后做过警察、民营书商、自由撰稿人等多种职业,发表作品百余万字。2010年获台北国际书展非虚构类图书大奖。代表作有散文集《尘世·挽歌》,长篇小说《父亲的战争》。
利川
位于湖北省最西部,南邻潇湘、西靠蜀渝、北依三峡,境内生活着18个民族。清江自西向东横贯境内,平川大坝与山地丘陵镶嵌两岸,为有利之川,故名“利川”。境内有一个洞———世界容积量最大的溶洞腾龙洞;一座寨———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美的土家古寨鱼木寨;一棵树———被称为植物活化石的“水杉王”;一口井———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建筑群落大水井。这里群山叠障,林海莽莽,生态优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堪称上天恩赐的宝地。
外婆 吊脚楼里的童年
我的故乡利川,是偏居湖北西南角上的一个县,“巴东”这一地名,也许是鄂西最古老的标注。《水经注》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由此看来,这里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伤心之地。
利川就像沈从文笔下的边城,偏僻、贫穷而美丽。我出生在汪营镇西流水村,当年有很多边民来镇上赶集,就形成了一条用作集市的古街,大约一里长,铺着青石板路。街边有一条河流,沿河建着许多土家族的吊脚楼。我的童年记忆,就从宁静温馨的吊脚楼开始。
当时父亲奉组织安排去领导一家煤矿,母亲在区供销社上班,我家姐弟三人,就由外婆抚育在古街成长。那个年月是没有电的,吊脚楼上的油灯,摇曳着唐诗般的韵味。每个夜晚我都紧抱着外婆皴裂弯曲的小脚,在她讲故事的声音中入梦。外婆爱讲《二十四孝》,讲着讲着就泣不成声。日后我方才知晓,一个“孝”字,蕴含着外婆终生难解的痛楚。
外婆是江汉平原的大家闺秀,幼时读过私塾。民国初年,曾外祖父东渡日本,在早稻田大学修习法科八年,回国后任职甘肃高等法院院长。赴任之前,他把外婆许配给天门望族刘家的三少爷。刘三少爷,也就是我外公,当时是黄埔八期的士官生。战乱年代,外婆就这样成了军人的妻子,茫然走向孤独的命运。
关于外公,我只知道他做过蒋介石的侍卫官,抗战爆发后,他随蒋公撤退西南。刘家大宅日渐凋敝,外婆带着我母亲东躲西藏,靠捡棉花纺纱度日,饱受乱离之苦。终于等到日本投降,外公衣锦还乡,以少将军衔驻守武汉。本该阖家团圆,谁料外公早已重新娶妻生子,不认我的母亲,还逼迫外婆离婚。母亲性格刚烈,坚决改名换姓,以示与外公恩断义绝。而善良温婉的外婆,为成全外公的功名家庭,放弃钱财补偿,在按完离契指印后哭昏过去。
刘家族人皆知外婆贤德,因而挽留被弃的外婆住在破败的老宅,寡居的外婆,依旧恪守着刘家媳妇的孝道。1948年,外公奉命移师恩施,中途遭遇伏击身亡。灵柩运回武汉,外婆亲往扶柩。她没有一丝怨恨,默默将外公埋进了刘家祖坟。
这些悲苦往事,幼年的我哪里会懂,只有外婆慈爱的目光印入心底。外婆的善良和慈悲,是深入骨髓的品质,她永远对人恭谨热情,街坊无不称道。古街上住的几乎全是弱势群体,家家都有断炊的时候,外婆看到街上的小乞丐,都让我拿点饭送过去。结果幼小的我也学会了乐善好施,看见乞丐就往家里拉,并不知道自家日子其实也很窘迫。有时母亲看不过去,说我两句,外婆依旧维护着我小小的自尊。她常对我说,要做一个明理的人,她相信有个叫做“理”的东西在维系着世间的共和。其实外婆骨子里是个读书人,如果不是旧式家庭不看重女儿家的教育,她完全可能成为一个才女。我看见外婆裁剪衣服很有趣,也拿她的剪刀比划,缠着她教我。印象中,那是外婆第一次神情严肃起来,她对我说,男人不该来学这些女人活儿。我问,那以后学什么好呢?外婆说,可以去学法律———她未必真正理解她父亲在日本学的法律为何物,却相信这个世界需要法律来主持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