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爱 播种光明

播种爱 播种光明

面对一个刚来到人间的小生命,你唯有爱他。你为他做的每一件事,每一个呵护的神情和动作,都蕴藉着浓浓的爱意。这是一种血肉相连的爱意,一种生死相依的爱意。

每一个刚来到人间的婴儿都洁净而孤独。他们刚从天上下来,对大地上的事情一无所知,而旅程正徐徐展开。唯有在爱中,在父母温暖的微笑中,他们幼嫩的心灵才不会寒冷。在他们独自走向世界之前,家是他的一切。他们的食物、衣物、房间……都从家中索取。对孩子来说,家是人间的伊甸园。张中晓说一个被悲剧所震撼过的人,不会轻易沦入庸常中,精神的火焰总会燃烧起来,而一个被爱所深深滋养过的人,当他独自面对世界的不义、冰冷、罪恶、荒谬、庸常、苦难……的时候,他也不会轻易被它们吞没,被它们裹挟而去。因为他灵魂里黑暗浑浊的因子已在爱的包容中被融化,不会与外部的黑暗合拍。他的灵魂足够辽阔,明亮而健康,因而显得底气十足。在爱开始的时候,教育也就开始了。

在我动情地描述这一切的时候,我不时地要停下来,要不停地给自己打气,给自己鼓励,我才能继续写下去。我本来是在述说一个简单的道理,而我总从心底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异想天开。我知道爱有多么可贵,也有多么艰难。她不仅是上天的雨露,更是大地上的土壤和流水。她不仅光辉在诗句里,更存活在人们的朝夕相处中。一对父母能源源不断地爱着自己的孩子,首先必须生活在健康而良好的环境里,能活得温暖而安康。这样他们的爱才能深厚,从容而绵长。若他们本身就是提心吊胆地活在竞争的狰狞、冷漠、狡诈、无聊……之中,即使真心去爱,心灵内部的寒意也会随之传给孩子,从而让孩子在时冷时热的关爱中体验到本不属于他们的寒冷。实际上,绝大多数人活得气喘吁吁、气急败坏,不仅没有体验过多少爱,连尊重也没体验过几回。很多人完全丧失了爱的能力。他们在把米饭喂给孩子的同时也把一整套不死不活的活命哲学也喂给了他们,让他们从小就懂得如何隐藏自己的獠牙,如何成为恶劣环境中左右逢源的一分子。这些可怜的孩子们呵,从小就生活在没有爱的土地上。“救救孩子!”这样的呼喊其实虚弱不堪,气若游丝。

我相信在爱中生活才能懂得如何去爱,正如播种小麦才能收获小麦。许多人在谈论智力的开发,技能的培养,在爱贫乏的背景下,这样的谈论将变得冰冷而苍白。我们的世界充满了泪水和呻吟,我们的世界满目疮痍。黑暗的闸门其实是掮不起来的。只有在孩子们的心中播种爱,播种光明,他们才会真正到光明的地方去。

尊重自我,寻找自我

农夫和王子是同样高贵的。在太阳下人人平等。就算有人这么想,也没人这么做。他们唆使孩子远离那些卑微的人们。对人的关爱消失了,对个体的尊重消失了。家长本身不懂得尊重个体,自然也不懂得尊重孩子的个体。于是,泯灭个性的教育出现了。孩子必须履行家长的意愿,否则,便是“不听话”,便是“坏孩子”。

我们说着同样的话,但嗓音不同,语速不同,表达方式不同,神情不同。这简单的事实昭示了一个同样简单的道理: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自我。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自我”是将自己与他人区别开来的根基,也是一个人最独特、最宝贵的东西。

一个人的想象力、创造力、理解力、活动能力、学习能力等等都根植于这一点上。同为植物,树木会生长,花朵会开放,因为它们秉性不同。人也一样,有的人适合跳舞,有的人适合写作,有的人适合做手工,有的人适合逻辑推理……他们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是由于一种强大的、令他们身不由己的内驱力的推动,而非外部的压迫。自然,他们会倾尽心力,会做得得心应手。

一个人沉浸进自己爱做的事情里,浸得深了,会有一种归宿感。因为他的气质、性格、思维、习惯、情感、体魄……都从中得到了最好的发挥和舒张。他从中体验到了持续不断的创造的幸福,体验到了自己的价值和意义。他的心灵在这样的工作中是浑然一体的,不会分裂。若一个人老是被强迫着做自己不爱做的事,并被告知只有这样才能安身立命,他的创造力得不到发挥,心灵得不到舒展,用自己的手做着与自己漠不相关的事,他一定会处于阴郁、压抑、憋闷、痛苦的状态中。不仅做不好手边的事,长期下去,心灵也会变得扭曲而畸形。我们仅仅关注身体的残疾,并予以同情,却几乎从未关心过心灵的残疾。我们仿佛并没有心灵健康这样的理念。在我看来,绝大部分人都有着相当严重的心灵残疾。他们被环境伤害,被身边的人伤害,被自身伤害,又不自觉的将自身被压抑的创造力转化为破坏力,施于这个世界。许多人的心灵本身已糟糕得不可救药,自己却浑然不觉,甚至还洋洋自得,一副末日狂欢的神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