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十九

打过柴火以后的第二天清早,赵玉林牵着三匹马,到井台去饮。刘德山迎面跑来,气喘吁吁对他说:

“你还饮马哩!”

“咋的?”

“起胡子了。韩老六兄弟韩老七带一百多人,尽炮手,到了三甲屯。胡子都白盔白甲,说是给韩老六戴孝,要给他报仇。你倒挺自在,还饮马哩,屯里人都乱营了。”刘德山说完,就匆匆走了。赵玉林听到这话,慌忙翻身骑上一匹儿马子,牵着那两匹,一溜烟地跑回家里,拴好马匹,拿起钢枪,跑到工作队。萧队长正在一面摇动电话机,一面吩咐张班长,立即派两个能干的战士,到那通三甲的大道上去侦察。

“来得正好,”萧队长把耳机子放在耳边,一面招呼赵玉林:“快到屯子里去,叫大伙都不要惊慌,不许乱动。咱们屯子里不乱,来一千个胡子也攻打不下。电话咋不通?”萧队长说着,放下耳机,又摇机子。

赵玉林从工作队出来,从屯子的南头跑到北头,西头走到东头。他瞅见好些人家在套车,好些人抱着行李卷,在公路上乱跑。

“大伙不要乱跑,别怕,胡子打不过来的,怕啥?萧队长打电话上县里去了,八路军马溜[1]开来了。”他一面走,一面叫唤,人们看见赵主任不光是不跑,还来安民心,便都安下心来了,有的回去了。

“你们回去,快快拿起扎枪,洋炮,跟工作队去打胡子。”赵玉林叫着。

电话打不通,萧队长把耳机子使劲摔在桌子上,说道:“电话线被切断了。”他从桌边站起来,皱着眉头,在屋里来回地走着。他小声地自言自语道:“只有这么办。”往后又大声叫道:

“张班长,快借一匹马,上县里去,叫他们快派兵来,来回一百里,要在八个钟头里,赶到三甲的附近。”

他从衣兜里掏出小本子,撕下一篇,从刘胜上衣兜里抽出一支自来水钢笔,用连笔字写道:

县委,十万火急,三甲起了胡子,约五十来个,枪马俱全,即派一连人增援。此致布礼。萧祥。九月三日。

张班长拿着信走了。人们三三五五都到工作队来了,有的来打听消息,有的来询问主意。白玉山走了进来,在门边坐下,枪抱在怀里。

“起了胡子,你知道吗?”萧队长问他。

“早准备好了。”白玉山回答。

“准备好啥?”萧队长问他。

“水来土掩,匪来枪挡。咱们把钢枪、扎枪、洋炮跟老母猪炮[2],都准备好了。”

“要是挡不住呢?”

“跑呗。”

“跑不了呢?”

“跟他豁上。他长一对眼睛,我长两只,谁还怕谁呀?”白玉山说着,站起来了。

“对,对,你带领自卫队的一半,留在屯子里。再给你们一枝大枪,副队长是张景祥吧?这枪给他。这屯子好守,有土墙,有三营在这筑好的工事,把老母猪炮搁在南门外的水濠这一边,你拿一枝大枪作掩护。东西北门都关上,派人拿洋炮把守。张景祥带两个人到屯子里巡查。万一要撤,退到韩家大院去,叫老百姓都蹲在院里、屋里。带枪的人都到炮楼上守望。这么的,别说三五天,一个月也管保能守。记着:万一要退守韩家大院,人人得带一星期粮食。”

“萧队长你呢?”白玉山问,“你撤走吗?”

“萧队长,你要撤走,我给你赶车。”胆小的老孙头连忙说道,“这屯子交给老白家得了。”大伙笑着。萧队长没有顾上回答老孙头的话,放低声音,忙对李大个子说:

“你加点小心,留心是不是有坏人活动。好好瞅着粮户和他们的腿子,还有那些不愿献出‘海底’[3]的‘家理’头子,都给他们画地为牢。他们要动,开枪打死不偿命。”

白玉山、李常有和张景祥以及其他留在屯子里的人们,都布置去了。萧队长自己把匣枪别在前面,迈出学校门,大踏步地往南门走去。他的背后是老万、小王和刘胜,他们的匣枪,有的提在手里,有的别在腰上。再后面是警卫班,子弹上了膛,刺刀插在枪尖上。擦得雪亮的刺刀,在黄灿灿的太阳里,一闪一闪晃眼睛。警卫班后面,赵玉林和郭全海带领一大帮子人。这些人的手里,拿着各式各样的武器:洋炮、扎枪、斧子、锄头和棒子。有一个人背着一面红绸子旗子,上面写着:“元茂屯农工联合会”。这是分果实时,赵玉林留下的一块红绸子,他叫他屋里的用白布缝了上面八个字。萧队长回头看见这旗子,连忙叫道:

“旗子留在家里,不要跟去。”

旗子留下,插在南门旁边的土围子上头。通红的柔软的旗子,在东南风里不停地飘动。常常露出漂白的洋布制成的大字:“元茂屯农工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