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4章
上游截住,下游多开了六个泄洪口,同时十几台抽水机作业,镇子里的水面迅速下降,没多久就露出街面原本的青石板路来。
所有人都松了口气。
荣安平安了。
同时,军民合力,连夜清除了因洪水带来的淤积泥沙。待上游放闸,河道已拓深,不再水漫金山,整个荣安镇又恢复了往日的祥和与平静。
四个孩子抽空将淹水损坏的物件清理干净,要换新的很容易,买来材料板,沈浪两天就能做出来。待气味散发得差不多了,求知书屋再次开门营业。
生意爆炸。
因为淹水,耽搁了进新书的时间,许多熟客等得花儿都谢了,孩子们攒了好几块零花钱没地儿花,都等着看书呢。
因暴雨耽误还书时间的,雨桐都只算他们每天五分钱,大家纷纷说几个孩子厚道,会做生意,一传十十传百,开门当天营业额就飙升至一百多。
当天晚上数钱数到手抽筋,可把“股东”们乐坏了。
整个初二年级就家——学校——书屋三点一线的跑,刨除成本,每个月每人都能分到两百多块,一年下来也能攒下三千块。
同年的全市中学生知识竞赛,为增加竞争难度和节目的可观赏性,主办方允许每个县区选出三个代表队。在杨乔顺带领下,初二(3)班进了两个队,林雨桐和沈浪卫冕冠军,蔡星月和王小东为首的另一个队获得决赛第三的好成绩。
可谓是替荣安中学打了一场十分漂亮的翻身仗。
一经电视台播出,这所名不见经传的中学几乎包揽了前三名,再加连续两年全市联考成绩排名靠前,阳城人这才发现,荣安中学还他妈有点厉害。
王校长虽然没能成功调回县里,但凭借着孩子们的“声明在外”拉到不少赞助,不止给学校建了图书馆,还有两栋三层教学楼,篮球场,足球场,甚至连食堂也翻修一新。
整个荣安中学大变样。
硬件条件在十几个县区里名列前茅,附近乡镇的孩子都愿意来荣安上学,可选择生源多了,自然开始“挑嘴”。
专挑分高的录取,非本乡户口的最低录取线比县里实验中学还高。
有了,还特批了四十个教师编制,不论年纪资历学历,凡能者居之,报名者众多,犹如过江之鲫。
“浪哥你说怪不怪,语文老头儿讲课怎么越来越认真了?以前都没作业的,咋现在跟吃了兴奋剂似的……”
沈浪笑笑,人要招四十名优秀教师进来,这些论资排辈从初中学历排上来的老油条当然得努力,不努力只能等下岗,或者转岗。
听说初一有个语文老师以前只是初中生,从代课教师好容易混到个编制,以为万事大吉,每天上课不讲课,所带班级连年倒数第一……被弄食堂去了。
编还是那个编,可在食堂收费,名声多难听啊,工资也只有原来的三分之一。
说起努力这个事儿,最近老师可比学生卖力多了。
***
翻年过后,气温渐渐回升,到初三最后一个学期,课业开始紧张起来。
家里人都不同意他们再折腾书屋,蔡妈妈身体不好干不了农活,索性主动接下帮他们打理书店的事儿,有啥重活沈浪和王小东去做,每个月只意思性的收他们八十块钱。
“姐你看啥呢?奶说了,让你好好写作业。”强子伸手在雨桐眼前晃晃。
“臭小子,就你话多,闲着没事儿帮我浇浇花。”雨桐指指院里的植物,芭蕉树愈发翠绿,刚有院墙高,顶上已经挂了一串绿色的果。三角梅爬满整片墙,紫红色的花海看着就赏心悦目。
强子“咚咚咚”跑去,小心翼翼,半瓢半瓢地往跟脚处泼洗菜水。
云岭这天气说来也怪,去年发洪灾淹死不少庄稼,今年又旱得土地开裂,玉米种子埋土里,老天爷一直不下雨,种子发不了芽,被老鼠掏回窝里去,可惜了不少种子钱。
然而,种子钱是小,种不出玉米才是大事。
这可是整个云岭省最重要、产量最高的农作物,猪鸡牛羊牲口要吃,吃不完的能卖钱,能酿酒。可以说,村人一年百分之七八十的收入都依赖它。
颗粒无收可是大事!
陈家坪有七八口井,人和牲口用水倒是不愁,但浇灌地里玉米种子就成问题了。村里组织大家轮流灌溉,今天正好轮到大伯家和舅舅家,大人们天没亮就出门,至今未归。
雨桐看看墙上的挂钟,已经十二点多了。
她收起卷子,将米淘了,用电饭锅煮上。厨房里还有今早摘回来的丝瓜,划去粗皮,从冰箱里拿快嫩豆腐烧个汤,正琢磨着再加两个啥菜,大伯他们就回来了。
打两瓢凉水痛痛快快一个脸,洗脸水也舍不得倒,要留着浇花草。
“咦……还开花了?”大伯疑惑不已,小心翼翼从提子藤下提溜死一圈泛白色的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