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十一章 强龙难压地头蛇

濡须在东汉之前乃是一片泽国,山环东北,水聚西南,沿江一带芦苇、杂草丛生,水网密布,荒无人烟。

光武时期在此设置县城,因为境内有“濡须河”贯穿全境,因此得名濡须县,一直是庐江郡下辖。在刘辩定都金陵之后设置合肥郡,濡须就此划归合肥。

濡须县城方圆百里,北控巢湖入口,南扼长江咽喉,西、北、南三面全是水,东面全是山;无论是南下江东,还是北上淮南,都要通过濡须,因此自古以来便是战略要冲。

濡须境内有濡须城,濡须山,濡须河,濡须坞,濡须口,五种不同的地理环境全部用“濡须”取名。

濡须河与濡须山乃是上古时期自然形成,于战国时期得名;而濡须城始建于光武时期,发展到现在城内已经有了一万两千多居民。

濡须河是连接巢湖与长江的一条大河,每日在濡须城西方川流不息,在城外冲积成了一片优良港口,水深适中,地形最是适宜屯驻水师。早在十几年前就有诸侯在此练兵,因此得名濡须坞。顺着濡须河向南走三十里,便是烟波浩渺,奔流不息的长江。

濡须城北方层峦叠嶂,山脉连绵,这就是濡须山。山上有几百年前赤眉军建造的长城,南北绵延七十里,向北一直延伸到合肥境内,犹如龙盘虎踞。长城中央有一座关卡,名唤东关,巍峨雄壮,坚不可摧,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三面环水,一面环山,使得这濡须城森严壁垒,固若金汤,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正因为如此,蔡瑁才有把握死守濡须,坚持到曹操攻破合肥之时,即便尉迟恭率领了四万人马前来讨伐,也没有丝毫的紧张。

前些日子,蔡瑁、黄祖悍然谋反,蔡瑁占据了濡须全境,凭险死守。而黄祖则返回故乡江夏,谋杀了太守王朗,蛊惑族人,召集刘表旧部在江面上铁索横江,阻截韩世忠的援军。

金陵朝廷得知黄、蔡谋反的消息后,派尉迟恭统率由士兵、僧侣、道士等四万人组成的队伍渡过长江,顺着北岸一路向西,争取尽早平定蔡瑁的叛乱,夺回濡须要塞。

尉迟恭率部度过长江之后,日行八十里,用了三天多的功夫就抵达了与濡须接壤的历阳县城。但面对着濡须山上的长城与东关,却是一筹莫展,率部强攻了几次,都被文聘凭借着险要的地形轻松击退。

自从韩世忠水师与戚继光水师相继出征之后,金陵的战船所剩已经不多,大大小小的楼船、斗舰、艨艟等加起来,不过也就两三百艘。而且因为缺少水师将领,所以这些将士更加不擅长水战,还要留一部分船只来回渡江,因此尉迟恭的队伍里面只有七千水师,乘坐了五十余艘战船溯江而上,与尉迟恭的陆军遥相呼应。

尉迟恭在陆地上的进攻受阻,只好与姚广孝率领船队溯江而上,企图从濡须口进入濡须河,直逼濡须城外,与蔡瑁短兵相接。

但蔡瑁早有准备,率领着麾下一万训练有素的水军,乘坐着百十艘战舰,在长江上一举击溃尉迟恭水师,导致汉军战船沉没二十余艘,阵亡两千余人,最后狼狈不堪的退回历阳县境内靠岸。

“哈哈……蔡德珪将军、文仲业将军干的好啊!”

坐镇濡须城的郭嘉站在城头,身披青色貂裘大氅,脸上意气风发,“陛下已经攻破寿春,兵临合肥城下。而黄祖则铁索横江阻截韩世忠,只要你们二人再挡住尉迟恭半月,我曹魏大军定能击破合肥,兵临濡须口。到时便是诸葛亮的援军抵达濡须,也不足为惧!”

蔡瑁与文聘一起向郭嘉拱手:“呵呵……这一切都亏了奉孝大人的运筹帷幄,有你坐镇,濡须定然固若金汤,金陵的这些鼠辈不足挂齿!”

郭嘉伸手抚摸着清秀的下颌,目光中透露出骄傲的神色:“两位言重了,嘉也只是略尽绵薄之力而已。真正仰仗的还是蔡将军的水战能力,在江上打的尉迟恭狼狈逃窜,文仲业守住东关,万夫莫开,嘉只是坐享清福而已。”

“前日听斥候回报,说韩世忠水师已经抵达赤壁境内,也不知道黄祖能否挡住一段时间?”文聘手抚胡须,脸上露出担忧的神色,“若是江夏被攻破,韩世忠的水师顺江而下,直捣濡须坞。我们可就前功尽弃了!”

蔡瑁与郭嘉、文聘并排站立,向西眺望,胸有成竹地笑道:“呵呵……文仲业尽管放心,黄祖用三根铁索拦住了长江,又在水下布置了犬牙交错的暗桩。就凭韩世忠这个武夫,半个月能够突破铁索就算他烧了高香。要想再拿下江夏,少说要二十多天的功夫!”

郭嘉双臂抱在胸前,任凭寒风吹得衣袂猎猎作响:“我大魏倾巢而出,重兵围攻合肥,半月之内必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