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 心思都用在不务正业上了

一场暴雨罕见狂降敦煌,除了交通出行外,最受影响的恐怕就是山上的石窟了。

网上的热搜虽说下去了,但对于敦煌石窟关闭这件事外界都还在议论纷纷,石窟里的壁画和彩塑都是千百年来历史文明的见证,石窟有任何异常消息沸腾,压力自然就会落在研究院身上。

关于石窟关闭现状和外界的质疑声,胡翔声没对江执隐瞒,语重心长说,“西方大多数是湿壁画,咱们敦煌这边都是干壁画,这干湿壁画的区别和修复手法的差异性你是最清楚不过的了,本来呢,敦煌壁画的病害就多样复杂,现在又遭遇这场大雨和灌水,一下子给院里的修复师带来不少压力啊。”

两人说话间是站在南区南段一层的石窟前,窟门没锁,里面偶尔传出交谈声。

午后的阳光更烈,眼能瞧见山壁被晃得金黄刺眼,听说大暴雨丰了宕泉河的水位,可瞅着石窟下铺就好的走道上已是厚厚一层黄沙,燥得一丝水分都没有,偶尔风过,都能听见沙粒游走剐蹭沥青地面的声响。

停展阶段,石窟内外都安静得很,江执站在群窟之间。

有脚步声来源于打扫的工作人员,在闷头清理朝阴处几乎要将甬道糊死的沙土。位置较低的石窟难逃被灌水灌沙的命运,听说这些天是全员上阵,壁画修复师们更是日夜不停歇。

江执抬头瞅了一眼石窟上的编号,98窟。这边胡翔声敲了两声窟门随即进入,对他说,“这个窟啊从98年开始修复,一直到13年基本完成,本来就剩下些收尾工作,现在被雨灌了,师傅们大半心血都搭进去了。”

窟内有七八名工作人员,除尘的、测量的、灌胶的、回贴的,工作有条不紊进行,瞧见胡翔声进来后纷纷同他打了招呼,又显然对他身边的江执挺好奇。

胡翔声没打扰他们的工作,同江执简单介绍,“目前我们的保护工程有进度要求,像是欧美许多国家,进度都是由修复师决定,需要的时间更长。”

江执点头,的确如此。

他环视四周,沿途细看,窟内由甬道和主室组成,有四身塑像,其中一身塑像有水渍沙迹,有工作人员正拿着棉球和镊子小心剔除。

见胡翔声在盯着自己瞧,江执淡淡开口,“中心佛坛、四壁连屏的覆斗形殿堂窟的格式,是沿用了晚唐的石窟形制,四壁绘着的经变画囊括了《报恩经变》《劳度叉斗圣变》《思益经变》《维摩诘经变》。石窟在底层,暂且不提这次的大雨,常年会被水分入侵和风沙侵袭……”

说到这,他从衣兜里掏出除菌手套戴上,修长的手指轻轻按压了石壁的几处后,继续道,“像是空鼓、酥碱、褪色这类病害必不可少,除此之外地仗层曾经有多处大的裂缝。病害复杂多样,修复了十多年的确是挺快的了。”

修壁画说白了就是修时间,有的修复师一辈子也许就耗在一幅壁画上了。

胡翔声有赞许之意,“手指敏感,眼睛够尖。”

出窟的时候视线有落差,阳光更觉刺眼,江执摘了手套后揉了揉发胀的眼角,胡翔声没停步,径直去了崖面南段底层的另一窟前面。

江执才兜里抽出条口香糖塞嘴里,心中嗤笑这小老头……

第130窟。

进去就能瞧见一尊通顶大佛,由钢管和钢板达成的脚手架阶梯上行,有三人站在佛面下工作,这个洞窟正处于修复阶段。这种大型洞窟里,需要搭建辅助工具,否则穹顶的工程无法完成。

“这个洞窟开凿于唐开元、天宝年间。”胡翔声朝上比划了一下,“师傅们正在修的就是南大佛,以前脚手架是简易型,修画的师傅们站在上头很不方便,现在辅助工具越来越细化,尤其是电源和防火装置都很齐全,所以能很清楚看见顶部的飞天,飞天的衣饰是用沥粉堆金工艺做出来的,精美得很呐。”

江执嚼着口香糖点头,又看了一圈周围,借着光亮凝视穹顶,“浮塑团龙华盖藻井,北宋时期。”

最后踱步到甬道西北墙角,蹲身下来查看,壁墙上的画像已是漫漶不清,“剥离得可惜,三层盛唐、晚唐和北宋时期的壁画,修复反倒成了鸡肋。”

胡翔声眼里对他的赞许更盛,说,“所以我们做了临摹复原,尤其是后期的复原图做得相当不错。”

“谁做的?”江执随口一问。

胡翔声笑道,“就是你见过的那个小姑娘,盛棠,别看她小,绘画功底可是数一数二的。”

江执听了这话后多少愕然,半晌后站起身,扔了句,“还真没看出来。”

出了石窟,一侧的甬道已经打扫干净了,江执都已经走过去了,突然脚步一停,紧跟着又折回来。

甬道最里侧躺着一大截枯了的胡杨树干,树心挖空培了土,里面种了不少种类的多肉植物,再旁边有些不是缺口就是破损的、却被收拾干净的瓦罐瓷盆泥碗的,也都种了各色多肉,长势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