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朱祁钰 焉知郕王继位会做得比朕好?

明朝朱祁镇时期。

朝堂之上,一片静默无声。

不是没有大臣还对朱祁镇忠心耿耿,想着有“前车之鉴”,可以避免之后将要发生的事情。

就比如锦衣卫指挥使袁彬……

但在听到这里的时候,袁彬沉默了。

他避开了朱祁镇望过来的视线。

朱祁镇目眦欲裂,被震骇惊惧到吐了两口血,竟是无一人反应?!

这瞬间,他竟有种“众叛亲离”的感觉……这些大臣想要干什么?他们这种反应是要干什么?!

朕是否还有可信可用之人?谁还能站在朕身边??

朱祁镇竟一时怔然,甚至四顾茫然。

但他不甘心!他不甘心!!

又是一阵气血上涌,朱祁镇咬牙压下去,竟是问了一个问题——

“诸位焉知郕王继位,是否做得比朕还好?”

朱祁钰一怔,众臣面面相觑。

见状,朱祁镇立即伸手指向于谦:“重用肱股之臣,朕也可以!”

“从现在开始还不晚,朕可以——”

【若说力挽狂澜,挽救明朝的中流砥柱是于谦,但仅凭于谦一个人,真能做到那么多吗?】

【命令谁下?又是谁在配合?其中诸多事情,于谦又如何凭一己之力完成?】

【于谦的功劳不可否认,但明朝君臣上下一心的事实也不可否认。】

【除了于谦,还有王文,郭登等文武大臣的共同努力。

哪怕这其中仍有宵小存在,可在保家护国,共同努力的大势之下,明朝的危机才终于得到挽救与解决。】

【而现在让我们再回到之前,重点讲一下临危受命的朱祁钰。】

终是讲到他了。

朱祁钰攥紧了拳,他会如何?

而朱祁镇,声音不由得戛然而止,下颌绷得死紧,同样攥紧了拳细听——

他就不信……不信朱祁钰能好到什么地步!

【朱祁镇带人亲征,朱祁钰留镇京师监国,土木堡之变发生后,朝野上下一片惊惧震荡,有提议南迁的,还有卷铺盖直接走人的,京城里几乎是人人自危,就算有于谦等这样主战的大臣在,但最终做主的,还是要等上面来决断吧?】

【回顾一下——朱祁镇要亲率军队出征,有人劝他吗?他听了吗?】

【再来看看朱祁钰,最终他做了什么决定?】

【他没同意南迁,而是听了于谦等大臣的建议,果断下令,为主战迎敌做准备。】

听到这里,众臣心中便是已有思量。

而后再继续听下去——

【朱祁镇宠信王振,在土木堡之变发生之前,就有诸多大臣因为王振非死即贬,但朱祁镇做了什么吗?】

【哦,倒也是做了,但却是多加维护王振。】

【而土木堡之变发生后,王振之责也不可推脱,朝中王振党羽仍在,大臣打死王振党羽,发生午门血案,朱祁钰又做了什么?他又认真听取了于谦等人的解释,下令马顺等罪有应得,众臣无罪。】

【我们先单从这两件事上来分析,朱祁镇和朱祁钰两个人的“选择”,以及所造成的后果,是偶然吗?是二选一吗?】

【有人说朱祁钰比朱祁镇听话太多,那朱祁钰为什么不听别人的话?朱祁镇又为什么非要听王振等人的话?】

【还有人说,朱祁钰当皇帝很听大臣的建议,是因为他皇位来路不正,那这两件事发生的时候,朱祁钰还没当上皇帝呢,这又要怎么解释?难道他能预知也肯定自己之后必然会被拥立为帝?】

秦王宫。

嬴政不禁嗤了一声:“什么‘偶然’,若那些选择是‘偶然’,那之后接二连三的选择也是‘偶然’?”

哪里有什么二选一,不过都是个人选择罢了。

所谓的二选一,也是知道能重来,知道后果,才要做出的改变罢了!

【有句话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从一开始,朱祁镇和朱祁钰的种种选择,若排除外界种种因素,其自身的影响难道可以说没有?】

【朱祁镇,就是那宋朝宋徽宗宋钦宗,以及宋高宗赵构之流,他能不知道种种选择下带来的后果?】

【那再说回来,摆在朱祁钰眼前的种种选择,其实选哪一个,会对他现有的身份造成很大影响吗?那为什么朱祁钰会选择主战,而不是南迁?如果北京城破,朱祁钰难道就没有生命危险??】

汉朝未央宫。

刘彻也是摇了摇头,轻啧一声道:“所有的选择,不过皆是出自‘本心’。”

而那朱祁镇,真可谓是自私自利,贪生怕死之辈,一点大义都没有。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说的就是朱祁镇。】

【从朱祁镇被瓦剌放回来,再复辟之后的种种作为,也可见一斑。】

【甚至朱祁镇何止是残害忠良,他还在处死有功名将范广后,将范广的妻女宅邸,一并赏给了皮儿马黑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