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1节 一心已乱
修行理不难,不过明心见性而已。
行实难,因为在一个污浊纷扰的世界,想要保持干净清静一心不乱需要极强的意志和一些方便的法门。
法门并非越多越好。
何也?
这就和你学会了太多的人生道理,却始终过不好这一生般。根本原因在于,你知道万千法门,不知真意,不知实修,仍旧徒劳无益!
就如篮球运动中,有人靠一个动作过人一百遍,有人用一百个动作过人一百遍,孰高孰低?
不同的标准,自然高低不同,可你说时天下无敌,真正篮球在手,过人就会被断。
假修行就如那些篮球评论家的评点,真修行就像顶尖的篮球运动员的实操。
差别何在?
一个是言行不一,一个身心一致罢了。
沈约就是明白这些万千法门的统一之理,进而知道慧远修行非浅。
慧远是真信,慧远是真行,赵佶忆起的情形应是慧远圆寂前,慧远坚信《阿弥陀经》所言是真,坚行《阿弥陀经》所言,在圆寂前,仍旧执持“阿弥陀佛”的名号,他认为弟弟不应该有所怀疑。
可慧持却明显有些心乱。
原因何在?沈约念头出,慧远再度睁眼,略有皱眉道,“慧持,你究竟担心什么?”
沈约暗叹一口气,预感到事情的不妙。
慧远本来已一心不乱,这种时候,他只要以一心入定,随即融光就可得解脱。
那时真有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前接引?
沈约所知和常人所想截然不同。佛经多譬喻是因为心性永恒,着实不可思议,你可以将其当作太阳般永存。
太阳终究还是会毁灭,可太阳的恒久,已超越太多人认知的极限,释迦为解释心性,只能再想办法告诉你,心性亘古神奇,远比你能所见、所知更要不可思议。
在古代,这已是极限比喻。
哪怕把这比喻放在现代,很多人都是不解、不信,但当宇宙扩到极限仍旧有宇宙之外时,一些人已经意识到到古人智慧的不可思议。
因此《阿弥陀经》告诉你——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这种譬喻并不真正意味着有阿弥陀佛来接引你,你发现有阿弥陀佛来接你,终究是你意志的产物。
就和有些信徒认为上帝会派天使来接一样!
真有天使?
其实不然,只是在那种时刻,你的精神频率会到达不可思议的层次,让你和高频空间共振,送你达到高频的空间罢了。
这就和僧人圆寂,径直进入一维空间般。
在一维空间内,再看三界,那就和神农他们在三维空间看三界变化般,了了如照。当然了,这里的三维是相对线性二维真实世界而言。
三维和一维的差别是——三维还在清晰的外延,穷极着宇宙的变化,就如道德经中说的常有欲、以观其徼般。一维空间却进永恒,就如道德经中提及的常无欲,以观其妙。
老子和释迦般,都遇到无法对世人进行描述的层面,是以老子才会说——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心性微妙玄通之处,语言早就无法形容,逻辑同样难以推断,因为世人的语言和逻辑都是不完备的。
你如何用不完备的东西来描述完备的系统?
哪怕强自形容,因为世人的不完备认知,仍旧无法理解。
沈约通贯佛道,再加上和神农他们的精神交互,对世界的诸相的理解已到洞若观火之境,因此见慧远圆寂仍念《阿弥陀经》,知道慧远修行高深,可见慧远仍靠念《阿弥陀经》准备圆寂,就知大有问题。
真明心性之人,安住心性之中的修行者,就不必再假舟筏,彼岸已至,何用舟筏?
在大雪山,有世俗之人知道临终修行秘法,会在自感要离去前,放下一切世俗之物,全力念咒坚意,修行奢摩他法,也就是止心一处的法门,临终前再请上师在旁,以对上师的信念为加持,求得临终清醒。
采用这种教法的人,哪怕是面对最疼爱之人、最喜爱之物都要断舍,就是怕临终前目睹这些尘世爱恋,再入无明。
是以世人那些请孝子贤孙灵堂痛哭流涕之举,着实愚蠢。而那些死在手术台上的众生,临终还要感受诸多痛楚的放大七倍,更显残忍。
不然古人何以将寿终正寝当作是福报?
真正在面对无法挽回的死亡时,放下一切,安然赴死才是正念,若有诸多念头,每一念都可能将亡者拖入万劫不复的境况。
慧远圆寂前,只留慧持在身边,实则和大雪山的临终秘法类似,都是在圆寂前断绝尘世因缘,让精通教法的人助力进而避免轮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