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朝阳村北边相邻着一条大河,即宽且长。

农闲时,娱乐匮乏的半大小子与汉子们都喜欢泡在水里扑腾。

比谁的游泳技术更好,谁能憋气更久,谁又能漂浮的更远。

...运气好,说不得还能摸些鱼虾打牙祭。

吃了半个月草,脸都快吃绿了的田宓也寻了机会下水。

“哗啦!”

人迹罕至处,澄澈的碧波打破了宁静,溅起晶莹剔透的水花。

田宓破水而出,抬手抹了一把脸上的水渍,才顶着一身的湿漉,顺着斑驳的石阶,落下一串潮湿的脚印上了岸。

将手上挣扎的黑鱼扔进箩筐里,又抖了抖衣服上的水珠,才一屁股坐在石块上休息。

天空透蓝澄碧,不染一丝云彩,干净纯粹到,连一丝浮絮也无。

这里是S省,介于南北方之间的一个鱼米村庄,饶是十月下旬,正午的太阳依旧热辣灼人。

连拧带晒,十几分钟左右,浑身就干了大半。

拿掉盖在脑袋上遮阳的不知名大叶子,田宓手指翻飞,将散开的浓黑长发编成两个麻花辫垂在身前。

又低头打量自个儿,确定没什么不合时宜的,才拎上箩筐,踩着蜿蜒的黄土路,往村里走去。

步行了约十分钟,远远就看到了熟悉又陌生的家。

田家条件不差,是村里少有的砖瓦房,只是这会儿,门脸朝南的人字头瓦房前,一个身形瘦弱的女孩儿正四处张望着。

距离有些远,田宓只能确定是三妹田来娣,却看不清她面上的表情。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因为小姑娘已经看到了自己,抬脚小跑了过来。

见状,田宓若有所悟,停下脚步等待。

说来也是神奇,因为一场空难,同名同姓,生活富足的田宓,从繁华的后世,穿越到了贫困的71年农村。

从一开始的无所适从,到如今的游刃有余,也不过才半个月时间。

只能说,人类的适应能力着实强大。

“二姐,老姑又来了!”田来娣今年16岁,面皮蜡黄,容貌清秀,细胳膊细腿儿,瞧着顶多十三岁。

记忆中,这姑娘早产,再加上时局困苦,想要吃饱都难,更别提那些能调理身体的荤腥或者补品了。

“什么时候来的?”田宓将手上的箩筐递给小姑娘,拨开最上面的荠菜,露出下面足有三斤左右的黑鱼。

“鱼?”田来娣干瘦的面上爬上惊喜,二姐已经连续三天抓到鱼了。

“嘘...小点声...先藏起来。”田宓嗔了小姑娘一眼。

"嗯嗯,我懂我懂!对了,二姐,我去莲婶家换一块豆腐吧?晚上炖鱼汤好不好?”田来娣将荠菜又盖了回去,吞了吞口水,喜滋滋的问掌勺人。

“行!”做鱼汤也好,一大家子人,喝鱼汤也能混个水饱,还有营养。

话音落下,田宓又看了看天色,提醒:“晚点再去,莲婶这会儿应该在午睡。”

农忙刚结束,辛苦大半个月的村民们难得休息。

小姑娘点了点小脑袋,又冲着堂屋挪了挪嘴,颇为嫌弃的皱了皱鼻子,才抱着箩筐跑向厨房。

田宓被逗笑,勾着唇,一边散开半干的长发,一边往堂屋走。

“...大哥,要我说,你就是太惯着宓丫头了,婚姻大事哪里是她一个小丫头做得了主的?再说那刘向东有什么不好?长得不差,还是镇上数一数二的体面人家,不提他家老子是粮管所一把手,就是他自己,年纪轻轻的,也在供销社谋了份采购的工作,要不是人家看上宓丫头那张面皮子,我都想将春秀说给他。”说话间,女人还“啧啧!”两声,羡慕嫉妒的很是真情实感。

田宓掀了掀唇,露出一个讽刺的笑,一时倒也不急着进屋,便倚靠在屋檐下,慢条斯理的打理着及腰长发。

“是个好人家,放心吧,等二丫头回来,我好好跟她说道说道。”

“还说道个什么?我看宓丫头就是书念多了,心气也给念高了,高中生找不到工作有个什么用?还不是种地的命,人刘家那样的条件?能看上宓丫头那是她的福气,只要大哥你这个当爹的认下女婿,明天我就让人上门。”想到刘向东许诺的大团结,田晓燕心里头就火热,语气也不自觉带上了急切,那可是十块钱。

当然,最重要的不是钱,而是能搭上刘家,将来好给宝贝儿子谋上一份吃公粮的体面工作,她可不是那些个见识短浅的老娘们儿。

“哪有这么做事的?你不要脸,老子还要呢,也不急这一时半刻的,你先回去,还有,你说的那叫什么话?仔细被人挂了牌子游街去,种地怎么了?劳动人民最光荣!”田红星哐哐拍着桌面,瞪着不着调的妹妹,他当了小二十年的公安,哪怕这年代公安没有供销社的吃香,也是吃的国家粮,威严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