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三等细分好驱用

这大家好一阵补充,相当热情。也由不得他们不热情,事关御家人增募一事,不能轻忽。还得尽早拟定了章程,同德川家定禀报。

到是忠右卫门看着他们这样那样的提议,想到了另外一个东西。虽说是要增募三百人,可是这三百人不能够就全部招募进来,然后一年五十俵的俸禄养着。

会养废的!

到底这也算是为统治阶级补充新鲜血液,如果不能把这个血液从脚底板送到脑门心,那补充个什么劲啊。

所以是不是学隔壁的科举制,把这考进来的三百人,分成甲乙丙三等。甲等六十人,乙等一百人,丙等则二百多。这只是初步的分类,但是也要做出区别,甲等的给支年俸七十俵,乙等的就只有六十俵,丙等五十俵这样。

而且这只是第一次考试,这些考进来的人,约等于只是拿到了江户大学的入学资格证。所有人在江户大学再学习一年半,考校口语、科学、算数等必要的知识文化。

然后从其中优选出六十人,与旧有旗本御家人中挑选出来的六十人,作为幕府的官费生,送往英法留学。当然啦,比如说甲等的前三名,就有保送的资格,可以免试作为幕府的官派生。

剩下不能够去留学的,成绩比较好的,就留在江户大学再学两年,将来方便忠右卫门充入三大会社以及幕府新诞生的机关部门中,担任基层和中层的骨干人员。至于成绩不行的,那就一年几十俵俸禄养着拉倒。

那些留洋的,最后回来肯定会大用,起码最近二三十年或者四五十年,整个日本社会是缺乏这种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的。永远是位置在等人,而不是人在等位置。这一部分人,未来极有可能就慢慢升迁,乃至于最终升入旗本的行列,也不是不可能。

留在江户大学学习的,学成以后,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了,只要下到实地好好干几年。能带出来的,基本就都带出来了,未来也有晋升机会,全看个人奋斗如何。或者有些人到了这一步,就不再努力了,那起码在下面也是个技术骨干不是。

虽然这一套模式,未必能够算的上是十分的合理,但咱们现在不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嘛。日本古代到是弄过科举制那一套玩意儿,可惜没有搞几年,天皇的那个狗屁朝廷自己都开始完蛋了,就更别提科举咯。

现在幕府搞得这一套,可能会有人误以为是旧式的科举制度,其实不然。忠右卫门的想法是把他从旧有的科举制度,改革到近代的公职人员考试录取制度上面来。

一开始先以这一套作为试验田,等这一套全部弄清楚了,就可以规范化、正式化、常态化。方便将来幕府选拔实际干活的那一部分实务官僚。

至于本身要安置的全国六十万武士,那不都是幕府垄断企业的员工嘛,和这玩意儿不搭界的。或者就算搭界,也是幕府派来的高校毕业生技术员和厂里的一般工人的区别。

两边路子不一样的。

把自己的思路和大伙儿这么一说,大伙儿倒也觉得合适,忠右卫门既然已经把增募御家人的后续问题也都考虑到了,那就回家细细的写一个条陈来,方便大家查漏补缺。

今儿还是把考试的事情给定下来,大伙儿早上开个会不容易,都有自己分管的职司,时间宝贵,不能浪掷。

说来如今幕府的老中会议很有一点近代内阁的样子了,井伊直弼是内阁总理大臣,或者说就是首相,这一点毋庸置疑。举凡是日本国内的大事小情,基本都是他在做主,仅仅只是报备给德川家定知晓而已。

类似于大权还在德川家定手中,但是德川家定不是大事基本不用。也不知道这样子的政治模式,会不会慢慢的就延续下去。

而其他人,譬如忠右卫门,就是以老中格担任外国奉行和海军奉行并来着。而松平齐宣是以老中的身份担任步兵奉行,水野忠精同样以老中的身份负责江户城的重建工作。之前已经被外放去长崎的蜂须贺齐裕,则是以老中格担任海军奉行,负责接收外国卖给幕府的船只。

老中就是内阁大臣,且原本轮值管事的习惯,因为井伊直弼担任了大老,而开始具体分工起来。毕竟井伊直弼也是一个权力欲极重的人,是不可能接受说什么一三五我做主,二四六你做主的事的。

如此理政,其实挺好……

嗐,且先不提这个了,唤来一名表奥的文书,按照众人的口述,拟写整个考试的内容和规程。再经幕阁的同意认可之后,便由井伊直弼领衔,报知德川家定。

将军様对于回到江户本城居住很高兴,忙着赏玩庭院内的枫叶,所以只道了一声准,便算走完了整个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