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印象里,静安在大学期间只见过一次沈西淮。
R大的经济学院在国内首屈一指,静安入学后通过二次选拔,进入了经院和数学学院共同组成的实验班,既学经济,又读数学。
大二那年,静安在家人的支持下申请转去了艺术学院,改学戏剧影视文学。为了跟上进度,静安大二一整年都过得异常繁忙。下学期时参加创作大赛,她的剧本处女作意外被评为金奖,拿到赞助费后很快进入排戏阶段。
一群学生拼凑起来的草台班子,分工并不明确,静安虽是编剧,也干着导演的工作。招募演员,确定服装,设计舞台,在排演的过程中不断地修改剧本……然而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
“如果完成一部戏需要一百分钟,剧组只会拿三十分钟来排戏,剩下的全用在处理人际上。”
静安对自己得出的这个结论感到失望,但只要有人的地方,就离不开交际。无论是话剧还是电影,归根结底是团队工作,缺一不可。静安认为自己能做的就是减少无效的交流时间,学习高效表达,尽力读懂他人的潜台词。
郑暮潇在电话里安慰她,“你性格看着偏软,其实说一不二,很有魄力。高中你把补课费夹我笔记本里,你的眼神让我觉得,我要是不收下,你的拳头下一刻就能往我脸上招呼。理论上你是借钱给我,行动上更像是在跟我要债。”
彼时的郑暮潇就读于Q大计算机系,他刚作为Q大超算团队的成员前往美国奥斯汀参加了国际大学生超算竞赛,并一举拿下总冠军。
静安一直想请他吃饭,但两人都忙得脱不开身,直到学期结束,静安的话剧在剧场试演,郑暮潇才带着一束花出现在观众席。
结束后剧组浩浩汤汤去路边吃烧烤,两人走在最后,静安接过花后“哎”了一声。
“这不少钱吧?”
郑暮潇失笑,“用奖金买的,家里债务还得差不多,以后该换我请你吃饭。”
郑暮潇原本可以去MIT,但国外学费太贵,家里负担不起,他也想趁着本科期间挣钱还债,等攒好钱了再出国读研。
“也不要太拼命了。”静安劝他。
“我看你也差不多,我是因为钱跟一点点热爱,而你是完全出于喜欢。”
静安笑,“诶,最近我在构思Playback Theatre,不知道能不能写出来。”
她科普专业术语时眼睛里神采奕奕,郑暮潇分明离她很近,这一刻却觉得她太过遥远。
她也十分谦虚,Playback Theatre最终被她写了出来,首演是在大三的那个寒假,断断续续演了几个月,最后一场则被安排在大三结束前的考试周,去看的人仍然很多。
结束后两人一起吃饭,他给她点了柠檬水。
“本来打算考完请你去玩,但确定了要去千吉实习。”
千吉作为国内新兴的一家游戏公司,近两年凭借一款网游后来居上,而千吉老总的独生女,恰好是静安和郑暮潇的高中同学。
郑暮潇会去参加同学聚会,也是碍于这位同学的面子。高中时他只负责埋头苦读,跟班上人不熟,于是把电话打去了静安那儿。
静安跟他差不离,但恰好有空,也就陪他一起去了。
到地后上楼,碰上有人下来,静安被不小心撞了下,身后郑暮潇护住她时,她抬头对上几双视线,其中一双就来自沈西淮。
撞到她的是黄杨树乐队的吉他手,撞完就被旁边的主唱女友痛骂。两人并不是实验班的学生,但因为另外两位乐队成员的关系,他们常常会来班上窜门,属于实验班的编外人员。
静安冲两人点了下头,然后仰头望去他们身后,沈西淮插兜站着,大概是前面的人一直不走,他脸上不甚耐烦,只低头看着某处。站他旁边那位戴白色口罩,一张脸几乎看不见,但毫无疑问是乐队的鼓手,也是沈西淮传闻中的女友。
静安前不久在新闻里见过宣传照片,那颗泪痣是她的标志,她的名字也很特别,由三个省份的简称组成。
苏津皖被名导选为新片女主演的消息早在网络上不胫而走,先前大家只在班群里求证,这一次见到真人,围绕电影的话题更是层出不穷。
静安学电影,对话题颇为上心。她跟随其他人的视线定在一处,苏津皖身上有股忧郁的气息,但这不影响她整张脸的灵动,也不影响她打鼓时倾情投入。
“电影取景在英国?哦豁~英国啊……”
众人起哄,静安没听明白,身边郑暮潇看出她的迷茫,小声在她耳边解释:“沈西淮大二转去了英国,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静安有些意外,班上不少同学出国读本科,但她始终记得很清楚,光荣榜前两名都留在了国内,一个是郑暮潇,另一个就是沈西淮。
三年前的疑惑此刻被同学的调侃解开,“你俩可真成,今天是专门来屠我们这群狗的吧?你为了苏津皖留在国内,现在好了,你出国了,苏津皖又要跑去你那儿拍戏,还让不让我们这群单身狗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