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头盖骨

说来说去,郑振泽的眼睛里露出热切的目光:“秦先生,古书收藏才刚起步,据我所知,江南有许多藏书楼,目前都在岌岌可危的状态,有些书的主人害怕被日本人抢走,将书藏在地下室,可是地下室太潮了,很难保证书不被破坏……玉海堂,群碧楼,嘉业堂……都有不少的古籍……秦先生,我有心将这些书买下来,搬迁到昆明、成都去,可惜没有钱啊……”

历史上,解放后的郑振泽在北平分了个小四合院,家里全是藏书,他在1958年飞机失事后,家人把十万卷书全部捐献给国家。除此之外,还有大量书籍被青白党带到台岛,珍藏在博物馆里。

秦笛问:“需要多少钱?”

郑振泽大喜,然而说话间,却有些踌躇,低声道:“恐怕要30万。”

秦笛当即开了一张50万元法币的支票给他。

张葱玉在旁边啧啧连声:“秦先生,你真是财大气粗啊。”

秦笛微微一笑:“钱财是身外物,古书毁了,就再也找不回来。”

郑振泽叹道:“是啊,古书这种东西,不懂行的人,觉得它没有价值,可我是做‘训诂’的人,觉得它价值连城,它是中华民族的历史……譬如说《脉望馆抄校本古今杂剧》,242卷,其中有一半的孤本,如果没有它,后人怎么了解元曲巅峰的历史?”

秦笛道:“郑先生,如果资金不够,可以从季月斋走账。我准备在季月斋投入800万元,专门用于收集古董、字画和古代的典籍。至于说买到的书放在哪里?现在兵荒马乱,到处转移也不安全,我在魔都有几个隐秘的宅院,可以放置这些东西。”

郑振泽虽然欢喜,但还是不放心,生怕秦笛是个锤子,不小心将古书弄坏了,因此问道:“秦先生,听说你收藏了一些字画,能不能让我去看一看?字画收藏有很多讲究,万一保存不善,那可就惨了!”

秦笛笑着摇头:“那可不行。我藏书、藏画的地方,乃是天下第一等的隐秘处,没有风吹雨淋,一年四季如春,放一千年,也不会坏。”

“啊?天下哪有那样的地方?秦先生,你在开玩笑吧?”

秦笛道:“无需多说,等到数十年后,自然见分晓。”

“秦先生,这些东西可都是国宝,你不能转移到国外去!要不然就成国贼了!”

“呵呵,你放心,等到适当的时机,我会拿出来的。”

秦笛将字画都收藏到武夷山小世界里去了,自然不会允许这两人前去欣赏。过了一会儿,他忽然问道:“两位在收藏古籍的时候,有没有见过甲骨文?”

张葱玉答道:“当然见过,不过皆非珍品。珍品被国家收藏了。”

郑振泽道:“我听说珍品甲骨文,总共有数万片,装了1132箱,运到昆明去了。”

秦笛又问:“那么,北京猿人的头盖骨呢?”

两人面面相觑,都感到奇怪。

“秦先生,你为什么问起头盖骨?”

“既然上千箱的甲骨文都运走了,难道头盖骨会丢了不成?”

秦笛心里“咯噔”一声,因为历史上头盖骨的确丢了,而且就发生在1940年前后!

他以手扶额,检索脑海里的记忆,猿人头盖骨到底是怎么丢的。过了好大一会儿,他才想起来一些记载,于是舒了一口气。

北京猿人是古老的人类祖先之一,生活在五六十万年前的周口店一带。

1920年后,人们在周口店开采石灰石,不时挖掘出“龙骨”。有一次挖掘到了一颗似人的牙齿化石,经北京协和医院解剖系主任步达生研究后,认为是古代人类的化石,它代表着一个新的种属,定名为中国猿人“北京人”。他预言,周口店的山洞,是中国猿人的故乡,蕴藏着他们的化石。

1929年12月2日下午,太阳已经下山,山洞中一片昏暗,北京大学年轻的毕业生裴文中,在昏黄的灯光中发现了一颗猿人的头骨,兴奋极了,连夜小心挖出。第二天天未亮,用棉被小心翼翼地送到北京。

中国人发现了北京猿人的消息,就像一声春雷,使那些被传统偏见束缚得紧紧的学者们不得不承认:在人类历史的黎明时代,的确有过“直立人”阶段,他既是“南猿”的后代,又是包括现代人在内的“智人”的祖先,是从猴到人进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周口店发现的人类化石,原来一直保存在北京协和医院B楼解剖室的保险箱内,由著名瑞典人类学家魏敦瑞加以研究。

1941年,珍珠港事件发生前不久,日美关系相当紧张,美国驻华大使馆劝告美侨离华。协和医院也缺乏安全感。魏敦瑞为了取得美国国籍和到纽约美国自然博物馆继续他的研究工作,也决定去美国,当时,为了这批标本的安全,他希望把主权属于中国的人类化石也运去美国保存。但由于种种原因,化石没有启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