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民国的买办

秦月回到魔都之后,花了一个月的功夫,整理推敲诗歌,然后出版了诗集《巫山神女》,再一次引起了轰动。

大诗人秦月,又有了脍炙人口的新作品,让她在诗坛的地位,重新变得稳固。

与此同时,随着王舒编剧的电影受到好评,秦月跟他的关系也变得更加紧密了。

王舒是江苏人,父亲死得早,母亲靠纺丝织布养活他。他有一个舅舅,曾经做过江苏省某厅的厅长。他跟着舅舅去日本留学,归国后热心于戏剧,成了诗人,话剧作家,戏曲作家,电影剧本作家。

单论家境来说,王舒和秦月差别很大。但是王舒很有才华,而秦月不在乎钱财,两人因为对诗歌的追求,以及共同的理想,渐渐走到了一起。

秦月的姐姐秦菱,不久前生了儿子,也算是儿女双全了。

朱婉年过五十,因为是举世闻名的大科学家,所以很少去医院亲自做手术了。她将主要精力放在“慈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上,有空的时候还要监管“慈安医药研究所”。

不久前,秦笛送出去的几篇关于链霉素的论文都已经发表了,与此同时专利申请也有了眉目。

论文署名为朱婉和秦菱,秦菱为第一作者,朱婉为通讯作者。

这些论文再度引起医学界的轰动,有人说是划时代的创举,有可能拿到诺贝尔奖。

历史上,发现链霉素的瓦克斯曼,确实在1952年获得了诺贝尔奖。但是朱婉已经拿了三次诺奖,如果再拿第四次,那太令人不可思议了。

朱婉的三次诺奖,分别是磺胺药、青霉素和维生素C。这次发现了链霉素,即便能拿诺奖,也会拖好几年,毕竟青霉素是第一种生物类抗生素,给人的震撼作用更大。链霉素是第二种,抗结核的疗效需要慢慢验证。

1930年5月,老约翰发来电报,说买到一家破产的钢铁厂。

这家厂子名叫“内华达斯洛斯钢铁厂”,主要设备是一座180米高的炼铁炉,两座150吨的炼钢炉,采用平炉炼钢法,不是最先进的氧气转炉,也不是电弧炉。

秦笛让老约翰将钢铁厂整体拆卸,装船运到中国来,同时聘请一些工程师和熟练工人,来中国做短期指导。

与此同时,他开始在各大报纸上等广告,重金聘请中国的工程师、经理、工人和地质勘探人员。

此前,他已经找好了一位年近六旬的经理,名叫“张振业”。

张振业原本是“汉阳钢铁厂”的厂长。

汉阳钢铁厂创办于1890年,高峰时候年产五万吨钢,但它在1925就停产了,直到1930年也没有恢复。

民国时期,中国的钢产量很可怜。

1913年,中国钢产量4.3万吨,印度是6.3万吨。1930年印度钢产量60万吨,中国反而减少到1.5万吨。你说这么低的钢产量,拿什么进行抗战啊?

而且令人发指的是,“汉冶萍铁矿”自己不产钢,却把炼出来的铁,供应给日本的八幡钢铁厂,让人家造出武器,反过头来打中国人!

张振业从汉阳钢铁厂出来,已经“半失业”五年了,靠着在学校里教书维持生计。

他早年留学美国,毕业后在钢铁大王卡耐基的厂里工作过几年,要不是因为父母年老体弱,再加上眷恋故土,他可能就扎根美国了。

秦笛将筹建钢铁厂的事交托给他,给他开了张八百万元的大额支票,又配备了几个手下,剩下的事让他自己解决。

中国并不缺钢铁工人,也不缺低阶的工程师,因为在此之前,就有马鞍山、鞍山、唐山、本溪、大连等钢铁厂,早就培育了足够的工人。

张振业拿着支票,感到有些为难:“秦先生,为什么要将钢铁厂建在渡口市?那里有没有建厂的条件?现在筹建钢铁厂,是不是太仓促了?我们连前期勘探还没做呢!”

秦笛道:“我给你画个地图,你去了按图索骥,寻找铁矿石和煤炭。”

“啊?您已经提前做好勘探了?”

“嗯,我去看了一眼,那里有丰富的磁铁矿,也有充足的煤炭供应。只不过还没有开挖,一切都是空白,正需要你去大展身手呢!”

“我老了,恐怕干不了几年。”

“没关系,你只要将钢铁厂建起来,保证它能正常运转,我给你五万大洋的奖励!”

张振业吃了一惊,心情有些激动,说道:“我就算拼了老命,也要办成这件事!”

接下来,秦笛就当了甩手掌柜。

老实讲,他对钢铁厂并不是太上心,反正也不指望它赚大钱,纯粹给国家做贡献,只要交托下去,要钱给钱,要人招人,最后办成啥样算啥样。若是办不成,他也不会太苦恼。反过来,就算办成了,也未必能一帆风顺,长期运营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