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正文大结局(上)……
二月初五, 霍府。
霍珏静静看着手上的信,良久,他将信缓缓折叠, 放回信封里。
窗外冰雪成雹,风声啸啸。
上一世,那些人该死的死, 该疯的疯。他成了宫里权焰滔天的霍督公,而薛无问带着阿姐的骨灰消失无踪。
直到他在金銮殿被刺客重重包围,直到他重生,薛无问都不曾回来过盛京。
权倾朝野的霍督公一死, 朝堂必乱,还有……那被他从街头捡来当皇帝的小狼崽子,必然会发疯。
后来是薛无问回来平定盛京之乱,夺了皇位?还是朱次辅像这一世一般, 百般筹谋将薛晋推上皇位?
霍珏轻轻阖眼。
罢了, 往事不可追, 更何况是上一世他死后之事。
这一世,才是最重要的。
至于这第二则箴言究竟是真是假, 那都已经不重要了。
外头何宁撑伞进院,将被风雪刮断了数根伞骨的油纸伞搁在廊下后便匆匆进了书房。
“主子, 长公主回去公主府了。”
霍珏淡淡“嗯”一声,古井无波的眸子里起了丝波澜。
“派人在公主府外盯着。”
何宁连忙应是。
霍珏将手上的信递与他, 温声道:“将这信亲自送到静心堂, 送到薛老夫人的手里。”
何宁低眸瞧了眼,认出了这是昨日圆青大师差赵遣送来的信。
这信究竟写了什么,竟然要送到薛老夫人的手上?
好奇归好奇,何宁却是万万不敢拆开这信看, 也不敢将心中的疑惑问出口的。
取上信便疾步出了书房,往定国公府去。
何宁离开后,霍珏取出笔墨,洋洋洒洒写了两本奏疏。
上元节一过,他便写了奏疏《奏白灾后合行六事》,上呈到内阁。
自打大相国寺那春雪成灾的箴言流传出来后,朝中的官员实则不信者居多。便是朱毓成,也是半信半疑。
只是当霍珏送来《奏白灾后合行六事》,因着对这年轻人的看重,他认认真真看了这奏折。
思忖半日,又在内阁开了数次要会,甚至亲自去了工部,与工部尚书、侍郎一行人商讨了这奏疏的可行性后,便连夜入宫,请求朝廷对有可能来临的白灾与流民之祸未雨绸缪。
成泰帝从听到那箴言开始,便有如芒刺在背,日日夜夜不得安心。
听闻雪灾会带来的严重后果后,几乎不怎么思索便应了朱毓成的请求,依照霍珏的奏疏提前安置已经涌向顺天府的流民。
不得不说,正当顺天府的百姓因着那箴言而惶恐不安之时,官府雷厉风行的举措倒是让他们提到嗓子眼的心放下了一半。
天灾人祸来临时,最怕的便是民心乱。
“听说那《奏白灾后合行六事》是都察院的霍大人上奏的,霍大人去岁能带着临安城半数百姓逃得生天,这劳什子雪灾要是真的来,他也定然能助我们度过此次灾祸!”
“去岁是地动,今岁是雪灾,明年可莫要来个旱灾、涝灾来!这一年到头都是灾,咱们老百姓的日子可怎么活!”
“呀,我听一些方外之士道,之所以会连连起灾祸,是因着天子失德!老天爷想要换个人当皇帝!你说那箴言说龙抬头于西北,方能灾止天和。嘶,西北指的是何处的西北,莫不是——”
“嘘,这话你可莫要再说,免得被锦衣卫听到,把你抓到诏狱去!”
“哎哎,我这不是嘴皮子痒嘛?我不信你不想知道那箴言说的西北究竟是何处!”
城门外的茶寮里,唐劲瞄了漫不经心饮着茶水的薛无问,轻轻咳了声。
别说是百姓们了,便是他,也很好奇那箴言究竟是何意。
西北,除了肃州,还能是何处呢?
唐劲是武人,七年前就跟在薛无问身后办事,跟着他一步一步爬到今日的位置。
对这位看似玩世不恭的浪荡子指挥使大人,他可再了解不过了。
心思缜密、手段果决。
锦衣卫这七年来破了那么多难破的案子,捉了那么多罪大恶极之人,都是指挥使的功劳。
若那箴言里说的西北不是肃州,他第一个不服!
况且,就他家这位指挥使的心眼,若是不想坊间将那箴言同肃州与定国公扯上干系,早就已经派人将乱嚼舌根的人捉起来了。
哪会似眼下这般,优哉游哉地喝茶呢?
-
正胡思乱想间,唐劲忽然听见外头有人一叠声喊着“杨掌柜”“姜掌柜”“林掌柜”,下意识便往外看了眼。
只见茶寮对面搭起了竹棚,几个掌柜娘子领着丫鬟婆子小厮,在那儿给流民施粥发放抗寒的物品。
唐劲自是认得那几位掌柜娘子的,顺乐街状元楼酒肆的几位当家娘子。
前些日子流民涌进顺天府时,还是状元楼率先出来给流民发放干粮的。
那干粮带点儿甜甜的酒香,听说是里头加了点儿状元楼独有的高粱酒,味儿当着是不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