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货币战争

1265年,9月15日,中央市,管委会大院。

“整个1264财年,我们的财政收入总计折合230,8487元,其中……”

管委会大院的礼堂中,财政部长纪萍萍正在对去年的财政状况再次对全体大会进行报告。

经过一系列改革,现在管委会财政收支的统计口径已经有了很大变化。由于部门间货币化结算的推行以及《二次立国法案》后各企业进行了独立运营,所以社有企业的收支利润已经不纳入财政规划之中,而只通过“纳税”一项向管委会贡献收入。而税务部重点推进的商业税在其他地方推广的速度只能说一般,阻力重重,但对自家的企业收起来那可是一收一个准。

现在,财政收入包括核心区农税、非核心区农税、商税、关税、海外控制区收入、远洋特别税、商社特别税七个大项。

其中,两个农税就是传统的田税,1264年分别为50,2381元和42,0380元,依然是财政收入的大头。

商税大部分是容易收取的增值税,也有一些屠宰税、奢侈品税、战略物资税之类的小项,去年收到了53,8433元,随着行政力量的逐渐增强,这一项还有很大增长空间。

关税是整个东海关税同盟的收入,去年随着市场的进一步恢复和发展,达到了32,5832元。

海外控制区收入则主要包括江南、瀛山公司、辽东等地取得的收入,这项相对少些,去年有15,0238元。

远洋特别税则是对远洋舰队贸易收入征收的特别税种。去年第一次远洋舰队回归之后的总收入达到了近百万元,即使不算那三十多匹马的价值也有六十多万,管委会从中征收了近一半,即31,9842元。剩下的则计入相关企业的利润,其中一部分用于奖励舰队人员,大部分将主要用来进一步发展远洋航海。

还有一笔商社特别税,也就是东海商社名下各企业盈利之后,经全体大会批准移交给管委会的税额。去年由于财政状况还可以,这个数额不多,只象征性地给了50000元整。

这些税项加起来,总共超过了230万元之多,在前几年是个难以想象的数字。而隐藏在这个财政收入后面的商社利润和金融隐性收入甚至还要多一倍以上,可真是有钱了……但支出也不可小觑!

上个财年,陆军总支出达到了六十万元之多,其中有45万都是人员相关的支出,比如薪金、饮食、衣物等等,用于装备更新和其他用途的反而不算多。

海军虽然人数更少,但总支出也达到了55万,其中最多的同样是人员支出——海军虽然自己赚钱,但船员们的基础工资都是由财政支付的,而海军天生比陆军贵,即使只有五千人,这基础工资也达到了30万。剩下有近20万用于买船买炮买其他东西,还有约五万用于其他开支。

行政开支有98410元,主要用于支付管委会手下1231个公务员和他们的日常开支。

教育开支达到了32,6082元,用来支持两万名学生、一千五百余名教师和近两千校工——教育是东海立国之本,不是管委会只想给这么点,而是只能花到这么多。因为现在没有足够的师资、招收不到太多的学生,就是想投入教育也投不出去。同时,生源也是个问题,在前几年,不超过12岁的儿童都能入学读书,学生很容易搜罗,但剩下的未成年人可不会等你,长大之后自然就去工作不可能再读小学了。近年来,生源范围逐渐缩小到适龄儿童身上,全国二百多万人,六岁儿童总共也就两万,即使全部入学,长远来看五年制小学也就能容纳十万人,更何况管委会根本没法切实掌握那么多人口。

科研和医疗开支分别为5837元和3,8520元——这两项同样重要,但并不是管委会吝啬,而是因为科研工作由各企业一力承担了,医院系统也基本可以自负盈亏,所以财政只需要稍稍补贴一点就行了。

开支的最大项是基础设施建设,足足投入了112,7302元!因为这笔巨大的投入,整个1264财年核算下来产生了44.5万元的赤字,不得不通过发债来补足。然而就算这么大的投入,实际上也只够修建二百公里的道路(以东海标准而不是传统标准,一公里怎么也得好几千元),是因为有更大的金融项目的支持,才得以展开现在看来轰轰烈烈的千里路计划。

总体来看,财政开支中占比最大的还是军费,几乎占到了总开支的一半。这个比例在后世可以称得上穷兵黩武了,但在现在反倒是个异类——对于宋朝、蒙古这样的封建王朝来说,军费占到财政九成都是正常的。而且,东海国的军费投入都是有收益的——海军支出可以通过海贸赚回来,而有了陆军才能收到田税,更何况大量的陆军被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变相节省了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