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日更、日更,坚持日更!!

盛京祭祖不稀奇, 但天子带着皇后出现,这就很稀奇了。

因为世祖章皇帝和先帝两朝的特殊情况,盛京已经许久没有迎来这种盛大的仪式了。盛京作为陪都,在此的六部官员们, 只要还有上进心的, 但凡和此事沾边, 此刻铆足了劲儿表现自己。

向皇上表功的、献文章的, 派家中女眷亲近皇后的, 让家中孩子向当今的皇子皇女们“献媚”的—考虑到这些孩子都不好蒙骗, 献媚还得走个清新脱俗的路线。

一时之间盛京上下简直是“大复兴”, 一帮人争先恐后向皇帝献媚, 几乎要让胤禔以为这些人在盛京憋疯了。其实要让皇帝自己说, 盛京也不错嘛。

就是娱乐活动少点,没有京城那么花花世界,其他方面倒也还可以。甚至由于前几十年被发配过来的读书人太多, 关外的文化氛围一时之间居然也不错?

其实以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观点,胤禔带着全家老小过来, 不算是太英明的决策。万一有人闹事,他可就一锅烩了, 所以皇帝决定祭祖之后, 皇后马上带着几个小的回京, 而他继续带着儿女往北走,去黑龙江墨尔根。

阿古达木, 和另外几个年纪相仿的蒙古台吉、勋贵子弟, 都被皇帝列进了随行名单。在皇帝看来, 没什么比长途旅行更能看出一个人的本性了:他耐心如何、为人品性是否厚道,是不是喜欢抱怨。

哪怕贵介子弟有人伺候, 但每日在马上,还要经受皇帝的审视,和皇子们一起跑马行猎,风餐露宿,还是能见微知著,看出几分人品。

祭礼当日,皇后率领内外命妇祭祀前代皇后,而皇帝自然是带着皇子近臣祭祀先帝们。皇长子弘晗早就被皇帝委任本次祭礼的主理人,在礼部官员的辅佐下安排相应事宜。

“本朝除先帝之外,能称得上明君的,只有文皇帝。”胤禔示意弘晗看着画像,“只有文皇帝明白,为了宏图大业究竟要做什么,什么才是必须要做的。弘晗你觉得,文皇帝的高明之处是什么?”

弘晗冥思苦想,胤禔也不催他,直到父子看过了前代四位皇帝和追封的祖先画像之后,弘晗才道:“儿子以为,文皇帝一改武皇帝崇武风气,提倡文治……且,”

大阿哥有点迟疑,但还是说道:“虽然文皇帝也说首重满洲,但文皇帝对前明降将,对来投者,对汉军乃至于包衣,辛者库人都有公允的奖赏。”

“只要能为其所用,那就给予高官显爵,厚禄赏赐。儿以为这才是文皇帝的高明之处。”

有位伟人说过,政治就是把自己的朋友搞得多多的,让敌人的朋友变得少少的。以皇太极所处的时代,明白这个道理还能付诸行动的人,还真不多。

要是皇太极晚死个十年,哪里会有多尔衮那个……跑到台前大搞政治的机会!

胤禔每次看老档案就忍不住一声长叹,文皇帝你可真是死得太早了,瞧瞧您死后留下的烂摊子。在朝廷上晃的,不是战争主义不懂团结的蠢货,就是极端保守派,要么就是性格执拗、行动激进的青年人。

就这样的草台班子居然还撑到了康熙独揽大权,不得不说,这都是命啊。

“你弟弟弘昱,就要从盛京启程,跟着使团从陆路前往法兰西,最快也要一年半载才能回来。”胤禔忽然问道:“若是你弟弟被哪位国王招婿,你觉得他该答应吗?”

弘晗眨眨眼睛:“儿子以为,当年李朝也进贡王女、宗女给前明和本朝,这倒也无妨。”

“嗯。”胤禔点点头,又道:“你和你姐姐,还是你先成婚,女儿家反倒不是很急。朕为你挑了几个姑娘,你额娘也都见过,等回京之后,你也见一见,然后就定下罢。”

“这次祭礼你办的也不错,当初又跟着你纯王叔筹备过官学的事情,朕也要把差事交给你。”胤禔看着已经要赶上自己高的儿子,最后道:“好好办事,好生习学,朝廷大计要懂,人情世故也要明白。”

“嗻。”

胤禔看着儿子退出去的背影,心中琢磨着要不要给这孩子封爵呢?按理来说,他这个年纪应该封了,但封爵之后就得开府,这就不止是放不放心的问题,而是……

想想自己,胤禔就知道在外开府会有多么大的不可控性,就算要让他们开府,也要再过几年。

按照原定安排,弘昱在盛京和京城中一起来的贵介子弟,教士们和图里琛结伴远行。道琴前几天嘴上说得好,等到儿子要走的那天,在盛京行宫里哭的双眼红肿,拽着弘昱不放他离开。

二阿哥看见额娘的样子,自己也有些后悔了,他几乎要开口说自己不去了。但看见同样满脸担心的兄姐,弘昱突然觉得自己也该拿出些气概,男子汉没什么好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