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〇章 日子也可以这么过

次日一早,商周德命仆人去雇了两辆马车,与张原一道陪嫂子傅氏还有景兰、景徽小姐妹先去灵隐寺进香随喜,然后登飞来峰看不远处碧波千顷的大湖,景徽道:“要是姑姑在这里就好了,她可以教我们背很多很多西湖的诗。”

景兰道:“姑姑以前就教过我们西湖的诗词,小徽,我们两个等下坐船游湖时比试背诵西湖的诗词可好?我让你一些,你背诵一首我就背诵两首。”见景徽望向张原,便又道:“你不许求张公子助你,我已经让你很多了。”

景徽道:“好,现在还没开始游湖对吧,我让张公子哥哥现在就教我背诵五首诗,肯定赢姐姐。”

景兰瞪起眼睛道:“啊,你这是耍赖,不是真本事。”

景徽笑眯眯道:“只要我记住了,记在心里了,那就是我的真本事。”

景兰眸子一转,道:“好,就让张公子哥哥同时教我们两个,谁记得住谁就是真本事。”问:“张公子哥哥,关于西湖的诗词你记得多少?”

商周德和傅氏见景兰也跟着小徽一样称呼张原为张公子哥哥了,不禁好笑。

张原估摸着道:“总有几十首吧,关于西湖的诗太多了,等下我每首诗念诵三遍,然后你们两个人一起背诵,谁记得多、错得少,谁就是真本事。”

“好。”小姐妹二人都是兴致勃勃。

下了飞来峰,或乘车、或乘轿,婢仆们则是步行,一行人来到苏堤西端,苏堤春晓是西湖十景之首,此时正是仲春末的天气,堤上新柳如烟、碧桃烂漫,好鸟和鸣,春风骀荡,让人神清气爽,目不暇接。

仆人已雇好了一条湖船在苏堤靠里湖一侧等着,西湖游船精美华丽,远非绍兴那种乌篷、白篷船能比的,大的湖船有十余丈,可容四、五十人,小的也有四、五丈长,能容二、三十人,商氏仆人雇下的这艘湖船约长六、七丈,还有个雅致的船名——“湖山浪迹”,雇下这样一艘船游湖一日费银六钱,酒食另计——

张原提议道:“先不忙着乘船,这苏堤数里正是西湖景色绝佳处,不妨先步行到花港那边再乘船。”

小景徽心很细,问道:“张公子哥哥以前来过这里吗?”

张原笑道:“是第一次来,可是读西湖诗文,浮想联翩,梦里来游西湖有很多次了。”

两姐妹嘻嘻的笑,走在苏堤上,便要求张原念诗,她二人要比试谁的记性好,张原便道:“苏东坡的那首‘水光潋滟晴方好’你们肯定都知道了,苏东坡当初筑此堤时还曾写下一首筑堤诗,澹然姑姑教过你们两个吗?”

两姐妹都说没有。

张原道:“那就先教你们这首《筑堤》诗——”字字清晰地念诵道:

“六桥横截天汉上,北山始与南屏通。忽惊二十五万丈,老葑席卷苍烟空。昔日珠楼拥翠钿,女墙犹在草芊芊。东风第六桥边柳,不见黄鹂见杜鹃。”

张原将此诗接连念诵了三遍,然后让小姐妹二人背诵。

景兰、景徽在张原念诗时都是凝神倾听、极其专心,聪明其实就是专注,能静得下来、能潜下心去自然就聪明,小姐妹平时活泼,这时一左一右跟在张原身边,竖起耳朵静静地听,听了三遍,二人异口同声背诵,竟然一字不错。

张原赞道:“才女,两个才女。”

“三个。”小景徽叫道:“三个才女,还有我姑姑。”

众人皆笑。

穆真真在张原念诗时也认真记忆,可商氏两姐妹听了三遍就能朗朗诵出,她却记不住几句,只记得二十五万丈、东风第六桥,还有黄鹂和杜鹃,不禁有些懊丧,认为自己笨,其实穆真真心细聪明,记不住诗太正常了,因为她字都不认得,不知道张原念的诗是什么意思,自然难记数倍——

张原指着不远处里湖靠西岸的那座桥说:“那是西泠桥,桥下有苏小小墓。”

景兰道:“我知道唐人李贺写的苏小小诗,小徽不知道,姑姑没教过她这首诗,姑姑也没教过我,我自己看的。”

景徽道:“那姐姐背诵来听听。”

景兰便将那首“幽兰露,如啼眼”的李贺名篇背诵了一遍,小徽央求姐姐再背诵一遍,她方才没听清,景兰笑道:“小徽我可知道你,你是想记下这首诗,好吧,姐姐教你。”就又念诵了一遍,小景徽便接口背诵了一遍,一字不错,笑眯眯道:“这个诗很好记。”

上天偏爱,钟灵毓秀,会稽商氏三个才女都是既美貌又有才,景兰十岁,已有一点婉丽少女的样子,景徽七岁,绝色美人胚子——

张原道:“江南大名士袁石公也有一首写西泠桥的诗,借鉴了李贺这首‘苏小小诗’,写得颇有意趣——”吟诵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