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开始

“又有几张老面孔,今天没有看到了。”

拉着约翰、埃尔利希两人坐下之后,伯格曼教授忍不住感叹道:“记得我第一次参加这种会议的时候,好像也就是二三十个人,大多数都是柏林的医师。后来随着亥姆霍兹、彼滕科夫和科赫等人的名气越来越大,参加会议的人也多了起来,今天更是超过了三百人!不过……好多老朋友都没看到了。”

“至少,彼滕科夫教授今天恐怕是不会来了。”

等伯格曼教授的话音一落,埃尔利希忍不住插了一句。

虽然是用一种非常平静的语气说话,但是身边的其他三个人还是听出来了,埃尔利希的话里带着非常明显的幸灾乐祸。不过也难怪,就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埃尔利希和科赫等人一起,和坚持土壤毒素挥发说的彼滕科夫成为了死对头。双方相互辩论、争吵,甚至互相攻击,早就有点儿势不两立的意思了。幸好现在已经是19世纪末,欧洲差不多已经进入了“文明”社会,如果放在几十年前,掏枪出来互相射击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对于那位干了整整一瓶霍乱杆菌的彼滕科夫,埃尔利希可没有一点儿好感。

不过除了慢慢的反感之外,埃尔利希对彼滕科夫也不能抱有一丝敬意,毕竟不是谁都能面不改色的喝下一瓶霍乱弧菌,而且还是在约翰和科赫都坚持那是导致霍乱的根源之后!

那是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死亡!

不过幸好有了约翰的提醒,科赫和历史上一样猜到了彼滕科夫的打算,提供的霍乱弧菌毒性大大降低,才让彼滕科夫躲过了一劫。不过同样和历史上一致,彼滕科夫衰老的身体承受不住如此猛烈的打击,很快便出现了诸多的毛病,这次不可能来参加会议了……

扯远了,收回来。

闲聊了一会儿之后礼堂中突然起了一阵骚动,四人抬眼一瞧,不出意料正是罗伯特·科赫到了。作为这个时代德国医学界的扛把子,科赫的出场自然十分的拉风,一露面便引起了诸多医师们的围观。而除了北里柴三郎之外,埃米尔·阿道夫·贝林也毕恭毕敬地跟在他的身后。

这个世界的贝林,远没有另外一个世界那么风光。

因为有了约翰的穿越,白喉抗毒素血清的“发明者”换了一个人,原本在与贝林合作中吃了大亏的埃尔利希,也因为约翰的“慷慨”而获得极大的声望和利益。相比较之下,贝林虽然也在进行着相关的研究,但是一步落后步步落后,专利都被约翰抢先注册完了,而且没有埃尔利希的帮助,他也不知道该如何去提纯这些血清,建厂生产、销售什么的也就无从谈起了。

不过好的一方面,就是避免了与科赫之间的翻脸。

原本因为抗毒素血清的发明,专利在手的贝林底气十足,为了利益他不但和“师兄弟”北里、埃尔利希翻脸,和“恩师”科赫最后也分道扬镳了。为了安顿好他,普鲁士文化部不得不在另一所大学给他找了一个卫生学教授的职位。如今没有了专利作为资本,当然更重要的是没有了抗毒素血清领域的重大发现打底,贝林也就没有了和科赫翻脸的胆子……

自如的应付着上前攀谈的医师们,科赫四下张望一下,很快就发现了和伯格曼在一起的约翰,立刻双眼一亮走了过来:“嗨,约翰,早上好。”

“早上好,教授!”

约翰当然是笑脸相迎,恭恭敬敬的问候道。

伯格曼和科赫也是老熟人,大家相互打了一个招呼之后,科赫笑眯眯地说道:“约翰,对于你今天下午的报告,我可是期待已久了!我相信,关于霍乱的内容应该是最重要的部分吧?”

说起这个话题的时候,科赫眼中也是闪过一抹满意之色。

在过去的半年时间里面,凭借着约翰提供的理论和方法,科赫把彼滕科夫为代表的毒素派打得溃不成军,可以说是大获全胜,同时也为他自己再次赢得了巨大的荣誉。不要以为约翰提出了理论就能独占所有的荣誉,别忘了,他那些方法很多都是建立在科赫理论的基础上才形成的。也就是说,科赫才是真正的开创者,约翰是发扬光大者而已。

至少在德国,无论官方还是报纸都是这么宣传的。

所以认真来说的话,这次霍乱流行的控制之后,科赫才是最大的受益者。而对于这一点,约翰也从未有过什么意见,回来柏林后便一直非常低调,除了少部分熟人外婉拒了大多数来访者,摆明了是要把功劳让给科赫啊……

“不,不,这可不实行!”

微微一笑,约翰摇了摇头道:“这个我想您和北里先生,包括埃尔利希先生,都比我更有发言权吧?事实上我也只是把您的理论总结、扩展了一下,而且具体的努力都是你们几位做的,所以无论怎么看,关于霍乱还是要由您来讲才是!”